倾心民族团结、兵地团结——维吾尔族大叔沙拉木的情怀

08.04.2015  20:23

  沙拉木是新疆兵团第十师一八三团青河独立营一连的一名退休职工。1996年,他被新疆兵团十师评为“弘扬兵团精神先进个人”,1997年获得新疆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章”,1998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5月获青河县人民政府“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的背后,诠释了一名维吾尔族职工倾心民族团结,兵地团结,致富不忘党恩的深切情怀。

  沙拉木,男,维吾尔族,1948年9月25日出生在新疆奇台县,1967年中学毕业后,他就随父母亲来到了青河独立营,加入到了团场建设的洪流中。他先后在青河独立营的矿三连、农一连、供销公司赶过马车,放过牧,种过地。

  沙拉木说,2004年春节期间,他随十师工会组织的劳动模范参观考察团,去了沿海城市广东,还去了香港和澳门。这趟出行,对一个常年工作生活在边境团场的一线职工来说,深感祖国地大物博的壮美山河,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也是沙拉木第一次走出兵团,走出新疆。这次出行,更使他感受到了党组织对劳动模范的“奖赏”和“肯定”,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兵团军垦战士的自豪与无尚光荣。

  沙拉木说,做一名兵团职工,这辈子无怨无悔。他还说,他要让自己的子女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军垦战士的光荣传统,更好的扎根兵团,为兵团事业添砖加瓦。

  现如今,沙拉木常说,自己年龄一天天大了,但风湿关节病的老毛病一犯起来,着实很痛。究其病因,主要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在青河独立营的矿三连(现地处青河县阿热勒乡境内的布鲁河一带)工作期间,由于精通牲畜拉车,组织上就让他负责28公里的马车运输,主要工作就是为在那里开采云母矿生产的职工拉运生产生活物资,风湿关节病也是在那时给落下的。那时,他一年四季往返,来回都要经过一条50多米宽的大青河,那时也没有桥,都是趟河过。河水水流湍急,河中大小卵石遍布,每次过河时车轮被石头卡住无法行进,他想都不想,毅然卷起裤管跳入河中,挪开石头帮助马拉运,任凭春夏秋冬,水有多冷。用他的话说,当时真是又惊又险,水深而且急,冲击力又大。每次过了河,他才长长的舒一口气,庆幸没有耽误物资的运送。工作辛苦着但快乐着,最起码开采的云母支援了国家建设,就这一点来说,他说当时的工作非常有意义,现在只要多注意天气变化,注意添减衣服,就可以避免常犯风湿关节病。

  1994年,沙拉木承包了独立营的150亩草场,发展牛羊养殖,独立营也帮扶他资金一万八千元。这一年,沙拉木不负组织期望,用当年管理的草场生产出的1.7万公斤饲料大麦换回了生产母羊。当年底,就将牲畜存栏发展到74只羊,3头牛和2匹马。这一年,他获得了十师“勤劳致富能手”称号。妻子买苏坦还抓住青河县塔克什肯口岸的商机,做打馕生意,他的家庭在致富的道路上稳步迈进。短短3年,沙拉木不但如期还清了贷款,而且生活逐渐也宽裕了起来。

  日子很快就到了1998年,沙拉木饲养的羊达到了140余只,还有27头牛和2匹马。爱人也放弃了135公里远收入不错的口岸生意,毕竟离家远,打理不方便,便在县城开了一家民族小餐馆和小商店。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沙拉木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的母亲病倒了,经医生诊断是骨结核。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四处投医,妻子更是为治病忙的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筹钱为母亲看病。无奈之下,他只得低价出售了部分牛羊。看着刚刚才发展起来的养殖,实在是不忍心呀,但在当时他也只有这一个办法了。

  沙拉木富裕了,没有忘记党的好政策,没有忘记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更没有忘记职工群众的普遍关切。他把养殖牲畜和种植饲草的经验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汉族养殖户,让大家腰包早日都鼓起来。他还经常到独立营供销公司养殖场献计献策,毕竟那里饲养着较多的奶牛。

  1997年9月,独立营供销公司育肥场发生火灾,无情大火将刚刚收进场的几百余吨苜蓿草化为乌有,直接影响到了育肥场里20余头西门塔尔奶牛的饲喂。紧急关头,沙拉木个人毅然为育肥场无偿援助了70余吨干苜蓿草。

  1998年冬季,青河县遭遇了历史上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雪灾害,致使当地牧民牲畜多数被困山中,有许多已经饿死。情况万分危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阿勒泰地区紧急调来了饲料,青河独立营也火速支援青河县抗灾保畜,援助青河县200余吨苜蓿草,其中就有沙拉木个人的20吨。

  沙拉木有4个子女,他先后将两个儿子送入了部队,其中小儿子复员后在该营边境一线的二连文化教员岗位上工作,扎根一线连队,服务职工群众。

  2004年12月,沙拉木在青河独立营光荣退休。

  如今的沙拉木,虽然是一名退休职工,但他仍然在忙忙碌碌着,经常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