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向南发展”:建幸福家园 筑坚强堡垒

15.04.2016  13:27

  3月28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十四师二二四团团部附近的一个工地上,机车轰鸣,人影穿梭,栋栋高楼已初现规模。这里是十四师昆玉市所在地,这样激动人心的建设场景,密集分布在昆玉市大大小小的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孙金龙3月13日至15日在十四师昆玉市调研时指出,设立昆玉市为十四师加快发展、履行使命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当前面对城市建设管理这个新课题,十四师乃至兵团各级都要保持“赶考”心态,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要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地上和地下基础设施建设,以人为本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推进产城融合,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不断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城镇是集聚人口产业、加强民族团结、示范现代生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推进兵团在南疆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南疆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共识。

   1、设市建镇 打造环塔里木盆地南疆城镇带

  2015年年底召开的兵团党委南疆工作会议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积极稳妥推进师市合一、团镇合一”的要求,加快推进南疆师团设市建镇步伐,形成与周边城镇功能互补、适应维稳戍边战略需要的环塔里木盆地南疆城镇带。

  1月19日,沉浸在春节的喜悦气氛中的一师干部群众又迎来了一件喜事,一师阿拉尔市双城镇、 沙河镇挂牌成立;

  2月26日,共和国的版图上再添一座军垦新城——十四师昆玉市正式挂牌成立。

  昆玉市着力打造和田地区第二大中心城市,以“安边固疆的军垦堡垒、丝路繁荣的尼雅方舟、文化荟萃的沙海明珠、人文和谐的昆仑重镇”为城市发展定位,规划到2030年市域人口规模达到17万人至20万人。

  “昆玉市从最初谋划到今天挂牌成立,仅用了3年多的时间。这是国家有关部委、自治区和兵团有关部门、 田地区及各县市、各族群众大力支持的结果, 是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社会各界鼎力帮助的结果。”谈及昆玉市的成立,十四师党委书记、政委赵建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赵建东告诉记者,十四师将发挥建市后的优势,切实把昆玉市建设好、管理好,把各族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使各族群众早日享受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城市文明生活;把昆玉市建设成为南疆地区维稳戍边的战略支点和具有军垦文化、戈壁生态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自治区和兵团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2月29日,二师铁门关市博古其镇、双丰镇挂牌成立。至此,兵团在南疆已建立了阿拉尔、铁门关、图木舒克、昆玉4座城市,金银川镇、草湖镇、双城镇、沙河镇、博古其镇和双丰镇6座建制镇。

  打开地图,一座座军垦新城、新镇,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嵌在塔里木盆地周边。如今,兵团在南疆的城镇布局日趋合理,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家园面貌焕然一新。

   2、产城融合 不断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3月27日,在一师十二团职工创业园内,该团十连职工贾玉玲正忙碌着将一盆盆鲜花搬上汽车。

  2013年,十二团建设了9个职工创业园,为职工创业创新、增收致富搭建平台。贾玉玲入驻创业园后,承包了3座大棚种植花卉, 在她的精心管理及经营下,平均每日销往阿拉尔市及周边团场的花卉达100盆以上, 年收入超过15万元。

  兵团要提升城镇化质量,必须全面解决服务、就业、环境质量、社会保障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推动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 关键是要根据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合理引导人口流动,依靠产业集聚引导人口集聚,促进人口与产业协同集聚、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融合。

  近年, 阿拉尔市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增强产业支撑和人口吸纳能力,城市配套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10多年来,阿拉尔市从最初的14.4平方公里扩大到55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 亿元,常住人口近10万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超过70%。

  扼守天山南北咽喉要塞的铁门关市,拥有丰富的资源。依据当地产业结构、资源分布、区位特点,铁门关市把城镇化建设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确立“做强城市更要做大产业”的定位,打造制造、化工、热电、纺织等不同类型的产业经济增长极。

  近年,铁门关市陆续启动了新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工业园区建设等项目 ,建成一个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居民小区,引进了一批酒店、宾馆、超市等,带动三产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建设驶入快车道,大批重点工业企业落户。

  图木舒克市成立10多年来,三师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5年,该师市实现生产总值10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5.9亿元,全面实现超双“百亿”目标。

   3、发挥作用 筑起维稳戍边的坚强堡垒

  2015年,二师铁门关市投资700多万元建设的民兵训练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如今,该基地已成为塔里木垦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干部群众培训和学生军训基地,成为展示二师武装工作的“窗口”。

  城镇化带动了南疆师团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各族群众的生活。然而对兵团来说,城镇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在兵团,一座城镇,不仅是一个现代文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聚集地,更是一个维稳戍边的战略支点。

  “南疆是新疆反恐维稳的主战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我们工作的总目标,也是我们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城镇化为我们聚焦着眼点、 着力点, 在事关根本、 基础、 长远的问题上发力, 切实履行职责使命提供了支撑。 ” 二师铁门关市党委书记、 二师政委黄金忠说。

  干部人才是实现南疆长治久安的关键。由于多方面原因,长期以来,干部人才流失问题一直困扰着南疆师团的发展。

  近年, 十四师通过出台政策、 创新思路, 着力破解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引人难、 留人难的问题, 在想方设法引进疆内外各类人才的同时, 注重就地取“” , 十四师与驻和田地区部队进行积极沟通, 从驻和田部队引进优秀复转军人, 充实到团场科室和基层连队,有效改善了团场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推动了团场各项事业发展。

  刘占省是十四师皮山农场招录的第一批复转军人,经过几年的学习,他已经能流利地说维吾尔语。

  “除了优惠的政策外,团场的城镇化建设也是吸引我来到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团场很多群众都住上了楼房,和生活在其他地方的城市居民没太大区别。”刘占省说。

  如今,兵团各级正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 兵团党委的工作部署,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布局,特别是完善南疆地区兵团城镇布局,促进兵地融合发展,巩固兵团城镇战略支点的地位,完善“师市合一”“团镇合一” 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各级推进城镇化的工作机构, 提升城镇管理水平, 实现 “建管并重” ,努力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 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

   短评:发挥好城镇带动作用

  对兵团来说,城镇既是经济发展增长极、建设全面小康火车头,又是现代文明聚集地、 维稳戍边新堡垒、人口人才蓄水池。可以说, 城镇化是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发挥好城镇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南疆师团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兵地融合经济, 更好履行兵团职责使命、 发挥特殊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是推进兵团在南疆发展的重要抓手,新常态下,要继续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积极稳妥推进师市合一、团镇合一” 的要求,重点选择集中连片、 战略地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资源承载力强、有发展潜力的师团设市建镇,着力构建以兵团城市为中心,以垦区中心城镇、一般团场城镇、中心连队居住区为发展节点,与地方城镇功能互补、适应维稳戍边战略需要的兵团城镇带。

  同时,要更加重视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便民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按照兵团党委六届十五次全委(扩大) 会议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指导推进城市城镇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城镇管理水平,为群众提供更便利更舒适的环境。

  产业兴则城镇兴,产业强则城镇强。要加大南疆师团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推动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南疆资源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促进城镇发展;要重视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及民生类服务业,实现产业互动,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适应新常态中顺势而为,在把握新常态中赢得主动,发挥好城镇引擎作用,为实现兵团向南发展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