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带一路”新视野下的文艺发展

25.08.2015  19:28

    新疆日报讯(记者曹新玲报道)金秋八月,正是边城伊宁最美丽的时节。8月11日至17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新疆艺术(汉文)》杂志社举办的“一带一路:新视野下的文艺交流——2015《新疆艺术》笔会”在该市圆满落下帷幕。

    笔会邀请了部分中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学者、艺术家与会,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新视野下的文艺交流”这一主题,就当下艺术理论、文学艺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展开了热烈研讨和交流。

    著名文学评论家,曾获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首届“勤英文学奖·青年学术奖”以及《文学报》“新批评·优秀论文奖”的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建军,以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路遥的文学创作为例,阐述了路遥小说的反讽叙事艺术,提出重建当代文学精神。他认为路遥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伟大的巨著,气势恢宏、充满正能量,有史诗般的品格,以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深刻表现了转型期中国城乡人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变。他认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共同的经验,它是一种超越国家、民族、地域的精神共鸣。

    李建军在发言中评述道:“路遥是一个把自己献给文学事业的苦行僧般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具有诗性情调和英雄气质的现实主义者,是一个充满责任意识的‘为人生’的人道主义者。路遥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上,充满对爱情、友情、亲情等美好人类情感的诗意描写。虽然从艺术上看,他的描写有时尚显稚拙,甚至存在严重的问题,但却是那么真挚、朴实、感人。他知道自己需要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考验。他经受住了考验,没有被来势汹涌的浪潮‘裹挟而去’。他获得了成功,得到了赞许和奖赏,但也经常被人误解甚至嘲笑。就整体来看,他的朴实而亲切的才华,充满着一种强大的道德诗意和美感力量,乃是一种我们这个时代非常稀缺的精神现象。值得重视和研究。

    笔会上,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该校学科学术带头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强主讲了丝绸之路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并就其未来发展建言献策——李强教授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学”的提议。他指出,“一带一路”新视野下的文艺,呼唤着新学科的诞生。

    《文艺争鸣》杂志主编王双龙认为:“一部好的小说主要得益于三个因素:作者的内心格局、好的故事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同时,他也建议文学探讨更应该回归文学本身,回归文学常识。

    与会的艺术理论家、学者、艺术家纷纷发表了对“一带一路”新视野下文艺发展的见解、看法,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笔会还向与会的艺术理论家、学者、艺术家和基层青年学者、作家积极约稿并结合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广大基层业余艺术理论爱好者、作家、诗人们的具体创作情况,邀请前来参会的各方专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座谈、培训。

    据了解,《新疆艺术》杂志社此次在伊犁州举办的“一带一路”新视野下的文学艺术交流笔会,是《新疆艺术》杂志汉文版复刊以来举办的首届笔会。

    据《新疆艺术》杂志社总编蒋林女士介绍,《新疆艺术》诞生于1981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主办,是新疆唯一的汉语综合性文艺理论期刊,旨在宣传和推介新疆各民族文化艺术。2014年7月,停刊12年之久的《新疆艺术》以新的面貌重回读者视野,引起了较大反响,区内外读者对这本图文并茂的综合性文艺理论期刊充满了期待。

    《新疆艺术》杂志社社长黄毅在笔会上强调说,复刊后的《新疆艺术》将围绕“一带一路”核心区、桥头堡、主力军作用的发挥,广泛开展“中国梦·新疆篇”主题文艺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