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兰州湾子石结构遗址 神圣、神秘、古朴(图)

13.11.2014  19:50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石结构遗址的发现更为风光秀美的兰州湾子增添了十分神圣、神秘的古朴色彩。

在这些石结构遗址中最具代表性、最为完整的就是坐落在兰州湾子村西边700米处,被人们称为“鄂博”的那座建筑,是典型的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它的面积达200平方米,巨石垒砌的残墙高达2米,厚3米,分为前后两室,有门道彼此相连,底部的石头上至今还存有柱洞。石屋全用巨型卵石垒起,墙壁平整严实,显示了当年十分高超的建筑工艺。石屋内曾出土有许多环首小刀、双耳红陶罐、铜刀、石器、特别是一只高达1米的陶瓮,内有炭化麦粒,经科学测定这些麦粒已有 3000多年的历史。石屋周围还出土有17具具有明显蒙古人特征的人体骨骸。从这座石结构建筑的规模看,它很有可能是月氏人的王庭所在地。

兰州湾子石屋遗址的发现,强有力的说明了早在3000多年前巴里坤草原就有大型的人类活动,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建造石屋的技巧和能力。因而它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1990年就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兰州湾子石结构遗址群与漫山遍野的上千幅岩刻画,以及200多座古墓葬共同组成了兰州湾子远古文化精品群。而兰州湾子的古门楼、古民宅和圆形石马槽又构成了兰州湾子的近代民俗旅游精品线。这一远一近,共同谱写着兰州湾子文化旅游的新篇章。

神秘的兰州湾子,等待您的到来!

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兰州湾子发现并发掘出三处青铜器时代的石结构遗址。2002年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的王建新教授带领的考古队在兰州湾子一带进行的半个多月的考古研究中,共发现11组100余座古建筑遗址,以及200余座古墓葬和1000余幅岩画。这些史前人类居住过的遗址尽管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保存得如此完整在新疆不多见,在全国更为罕见。从此,兰州湾子史前人类居住过的石结构遗址正式掀开了神秘的面纱,吸引了国内外的考古学者和广大游客纷至沓来,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