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疆首个司法信访惠民工作室揭牌

03.12.2014  04:08

离开机关到社区,整合司法和信访工作资源,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信访工作延伸到基层社区。12月2日,全疆首个司法信访惠民工作室在开发区(头屯河区)喀什西路社区揭牌。

信访案件多以基层矛盾纠纷引起,如果能将其在基层化解或直接提供法律援助,不仅能快速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公开的平台,向居民解释法律、解答政策。”市司法局副局长方强说,如果司法信访惠民工作室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将在全市推广。

喀什西路社区司法信访惠民工作室,不仅设有专门的法律学习课堂,还设有调解室、模拟法庭和信访接待等候区,俨然将机关办公场所整体“”到了社区。

我来到社区发现,这里缺乏专业的调解组织,调解能力不足,如果问题在基层没有得到解决,常常会引起越级上访或集体上访的事件。”喀什西路社区下派工作组组长郑元超是开发区(头屯河区)信访局的工作人员,下派社区后,他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发起建设工作室的建议,还针对居民信访工作做了可行性分析报告。

喀什西路社区所辖两个居民小区,一个以物业管理、私搭乱建、噪音污染等问题为主,另一个小区属于企业改制后职工小区,不仅物业问题多,改制政策遗留问题也让居民的诉求较多。

有了信访和调解相结合的平台,许多涉及劳资纠纷、农民工讨薪等信访问题在萌芽、在基层便可以得到解决,做到‘大事不出街道,小事不出社区’。” 开发区(头屯河区)司法局局长朱斌介绍,近些年,有相当一部分民间矛盾纠纷与人民信访存在交叉现象,这也是为何要将司法和信访整合的原因。

许多信访问题在萌芽状态可以通过人民调解的途径化解,还有一些信访案件牵扯到了法律问题,如果单纯依靠信访或人民调解,可能都不能达到居民满意的程度。”开发区(头屯河区)信访局局长曲元民说,社区司法信访惠民工作室不仅与司法局合作,还专门设立了专职律师,遇到特殊问题,将在接待信访群众时做到有调解员、司法工作人员和专业律师同时在场,避免各部门出现“踢皮球”的状况。

郑元超表示,社区司法信访惠民工作室将加大对流动人口的普法宣传力度,对辖区建筑工地进行常态化排查。同时,还将扩大司法救助范围,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对涉及农民工欠薪的案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理和优先执行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