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二院成功完成低体重儿重症法乐氏四联症手术

07.11.2014  12:28

援疆网讯 (通讯员 高成金)喀什二院心胸外科的医护人员已见过很多先心病患儿,但看到两岁的阿曼古丽时,大家还是吃了一惊。2岁的孩子发育得像1岁,体质瘦小,嘴唇和指甲的颜色呈深紫色,像个“紫娃娃”一样,蹲在医生办公室的角落,张着发紫的嘴唇大口呼吸,不停地咳嗽、气喘。孩子的妈妈告诉我们,她出生不到一个月就发现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嘴唇和指甲的颜色都发紫,当地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及时到大医院做手术,可能活不过5岁。经济的拮据使患儿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听说喀什二院来了技术高超的上海专家,家人就带着孩子来到了喀什二院心胸外科。

通过详细的检查,发现阿曼古丽的心脏存在重大隐患,小小的心脏就有四处畸形,并伴有肺动脉高压,如不及时治疗,随时可能猝死。来自上海市胸科医院的援疆专家叶伟主任和喀什二院心胸外科李继军主任得知后,马上组织科室讨论,决定尽早为孩子施行手术。

孩子体质消瘦,发育不良,且又有肺部感染,手术难度大、耗时长、风险高,才2岁的低体重孩子能否耐受在身上施行4个部位的心脏畸形根治术这样大的心脏手术?心胸外科医护团队高度重视,以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医务部亚库甫江副主任立即组织相关科室的相关人员召开了术前讨论会,广泛听取手术、麻醉、体外循环转流、术后监护等各个环节的准备情况,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多学科协作,大家都围绕此次手术有条不紊的积极准备着。主刀医生叶伟主任表示,要在患儿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准备,精心手术,安全第一,万无一失。

10月31日上午9点30分,紫娃娃阿曼古丽被推进手术室,麻醉、体外循环、手术室等相关医护人员各自就位。患儿前胸骨被劈开,心脏血管被游离出来,随即患儿自体心肺被停止,人工心肺机启动,体外循环转流机保障着患儿的生命体征。从这一刻起,病人心脏只能停歇41分钟,在这41分钟内,必须完成心脏四处畸形的根治,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星罗棋布地围绕在胸腔和心脏周围,哪根血管能碰,哪根不能碰,每个细小的动作都要慎之又慎。

手术按既定的方案顺利进行着,孩子四处畸形的心脏在叶伟、李继军两位主任灵巧的双手下得到了根治。随着患儿心脏温度的逐渐升高,心脏恢复了自行博动,孩子原本发紫的嘴唇和指甲即刻恢复了红润,手术获得了成功。“手术的成功,只是50%的胜利,术后的监护和护理决定最终的成功”,叶伟主任说。术后三天是一个关卡,病人会出现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病情变化,风险仍然存在。孩子进入重症监护室后,自主呼吸尚未恢复,完全依靠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维持自主呼吸,如何顺利脱离呼吸机,如何闯过呼吸、循环、感染、心律失常等一道道难关,仍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道艰巨的难题。

身经百战的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团队24小时守护在患儿的身边。她们有着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技能,已成功监护过200余例各类心脏手术患者,术前已针对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和紧急情况进行了应急演练。全天候监护,心电图波形的每一个变化、心电监护仪上每一个异常数值的波动都逃不过她们的眼睛。经过心胸外科医护团队的完美配合,术后第二天,孩子顺利拔出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第三天,阿曼古丽已经可以喝水,不哭也不闹,安静得配合医生护士完成一系列治疗护理。术后第四天,阿曼古丽顺利闯过了一道道关口,恢复良好,已经可以自己进食,并在床上翻身活动了。终于,昔日的“紫娃娃”变成了健康的洋娃娃。

心脏手术是一项高风险、高难度、需要多学科协作的手术,一方面对心胸外科医师的技术要求极高,同时也对体外循环、麻醉、超声诊断水平以及术后重症监护等各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喀什二院心胸外科在上海援疆的大力支持下,历经三年建设,在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方面,尤其是心脏瓣膜病、冠脉搭桥及小儿先心病等方面,已形成了一支技术高超、训练有素的医护团队。此次低体重儿重症法乐氏四联症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喀什二院复杂心脏疾病诊疗水平的全面提高,体现了多学科团队协作医疗新模式的成功,同时也为喀什地区的广大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