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一带一路”东风主动融入求发展

06.08.2015  15:32

    新一轮援疆开始后,广东省大力推进产业援疆,以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积极引导援疆企业走出一条既吸纳当地大量少数民族劳动力,又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新路子。来自珠三角的广东思科电子就是这样一家劳动密集型的援疆企业。从2014年6月刚投产时仅招工600人,发展到如今在喀什市、疏附县、伽师县、莎车县4个县市设有工厂、实现2500人就业的产业集群。广东思科电子为何能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像滚雪球式地在南疆大地发展壮大,成为广东省产业援疆促就业的一家标杆企业?7月9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新疆日报讯(记者赵广平 通讯员刘俊报道)

    瞄准富余劳动力产业援疆促就业

    广东思科电子在喀什地区开设的第一家名为展博电子的子公司,位于喀什经济开发区深圳工业园内,毗邻喀什机场。盛夏时节,走进工业园区展博电子现代化的标准厂房内,记者看到的是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

    “我们公司主要是给一些手机生产商提供辅助配件,今年来自珠三角地区的订单很充足,喀什地区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广东思科电子公司董事长苏绍禧介绍说,展博电子在喀什地区的一炮打响,让他不断坚定了产业援疆的信心,相继又在疏附县、伽师县、莎车县开设了另外三家工厂,不断扩大再生产,已形成园区、乡村、入户等三级就业模式,仅在4县工业园区就解决就业人数2500人,并带动近500户农民增收致富,带动20多名当地少数民族有志青年创业。

    据了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喀什地区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没有几家像样的现代企业。随着新一轮对口援疆力度的不断加大,喀什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大大改善,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的提速、喀什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行,使得喀什这个“五口通八国”的祖国西大门借力各方优势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喀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招商中心干部房凯告诉记者,广东思科电子是首批入驻园区的企业,产品科技含量高,用工也最多,是众多援疆省市向南疆转移企业中的代表。目前,在广东思科电子的标杆性影响下,已经有来自广州、乌鲁木齐、四川等地的16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落户工业园区,涉及电子、服装、玩具、消防器材等工业企业。

    克服“水土不服”促员工以企为家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广东思科电子是如何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又促进企业发展的新路子?广东思科电子高管熊凤灵向记者坦言,刚进入喀什地区时,感觉这里确实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以少数民族青年为主,但是经常会存在工作纪律性不强,语言交流不畅等问题,刚开工的那段时间,员工的流失率也很高。

    怎样才能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调动当地这些少数民族青年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从普通的农业劳动者转变为产业工人呢?在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上,广东思科电子的掌门人苏绍禧想了不少办法。

    “少数民族青年大多能歌善舞,我们就设立工歇时间,抽半个小时让员工进行休息,这段时间里,工人可以跳集体舞、拔河或进行自由活动,用这种方式慢慢让他们释放工作压力,激发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苏绍禧说。

    为了让少数民族员工把企业当成干事创业的地方,广东思科电子还隔三差五地举行员工家长会,苏绍禧也会亲自到少数民族员工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员工家里的情况,给困难员工送去一袋米、一壶油进行慰问。

    今年春节,企业放了35天的长假,刚开始,大家十分担心员工是否会如期回来上班,令人感动的是,到3月10日开工的那一天,员工返工率达到98%,这在珠三角许多地区的工厂都是没法做到的。

    经过短短半年多时间摸索,广东思科电子在喀什地区已经建立起一套适合在当地发展的管理模式,并培养了一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来自莎车县的麦合木提·玉努斯就是其中一位。

    2013年7月,麦合木提从库尔勒一家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待业有1年多时间。当朋友告诉他,喀什有一家不错的广东企业正在招工时,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

    刚进入广东思科电子工作时,麦合木提只是一名一线工人,企业看中他能干,又有较高的学历文化,很快将他提拔为负责员工管理的生产线长。走上管理岗位的麦合木提非常满意现在的工作状态,在公司上班后不久,他就找到了自己心爱的人,并于今年3月举行了婚礼。

    “婚礼是在莎车县举办的,当天公司派去了5辆小车接新娘,有40多名同事和管理人员参加了我们的婚礼。”说起在广东思科电子工作生活的收获,麦合木提脸上写满了幸福。现在,他和妻子两人每个月可以拿到将近8000元的工资。

    双赢发展闯新路就业援疆显成效

    今年4月,广东思科电子在喀什地区开办的第3家工厂在莎车县正式投产,解决了当地450人的就业。预计这家厂今年下半年可以解决1000人左右的就业,培训工人2000人左右。

    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产业就业处处长杨春甫告诉记者,莎车县虽不是广东省的对口支援县,但思科电子作为广东援疆企业,坚持以大局为重,急当地之所需,主动融入当地的发展,在产业发展带动就业援疆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特别是莎车县2014年7月28日发生严重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后,对当地的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困难。广东思科电子的及时“切入”,为莎车县现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破冰效应。

    在广东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疏附县和伽师县,广东思科电子结合当地实际,又探索出独特的发展路径。在疏附县,广东思科电子将工厂设立在四个乡镇的产业就业基地,每个乡镇可实现150人至200人的就业,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从传统的农业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在伽师县,广东思科电子通过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校企合作,全面启动了伽师县工业园区金成电子信息产业标准示范基地建设。

    作为一家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广东思科电子在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产业援疆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苏绍禧介绍说,目前思科已分别在喀什经济开发区、伽师县、莎车县注册了3家公司,已完成投资7500多万元,至去年底实现产值8500万元。今年,广东思科电子一直在开足马力布点发展。“如果推进顺利,至2016年底,在喀什经济开发区、伽师县、疏附县、莎车县4地设立的生产基地全部投产后,可带动就业1至2万人,实现产值近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