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推动乌鲁木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7.06.2016  22:25

      6月21日、23日,李学军书记连续主持召开全市工业经济、房地产业、科技企业和非公企业四个座谈会,开诚布公听取意见和建议,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和困难,充分表达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在乌鲁木齐经济界引发了强烈反响。

  面对新常态带来的经济运行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闯关夺隘的动力从哪里来?改革发展的路径向何处去?此次系列座谈会的召开和“两方案一通知”的出台,说明乌鲁木齐努力探索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向社会各界传递坚定信心、推动乌鲁木齐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心和魄力,既是向企业释放的重大利好,又对做好乌鲁木齐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信心凝聚力量,实干铸就辉煌。看大势、看长远、看潜力,才能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不为一时起伏所扰,不为数据波动所惑,咬定青山不放松,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

  经济新常态下,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作为自治区乌鲁木齐城市的乌鲁木齐,同样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如何才能促使企业尤其是工业经济领域相关企业,认清形势,摆脱“增速焦虑”,促进更大发展,是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在全市工业经济座谈会上,李学军书记勉励在座的企业代表:大家在看到困难的同时,要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自治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政府共同携手,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要进一步坚定信心、直面挑战、主动作为,全力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可以看做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企业坚定信心的再号召,铆足干劲的再动员。

  信心是“催化剂”,忧患意识则是“清醒剂”。正如座谈会所指出的,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风险挑战增多,稳增长增效益仍需付出很大努力。

  提振信心,需要直面问题、正视现实、客观冷静、沉着应对。

  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省会(乌鲁木齐)城市前列。尤其是2016年第一季度,全市经济总体运行稳中有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不断攀升。但同时,新增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少,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配套及竞争力较弱等问题,也制约了乌鲁木齐工业产业发展。四个座谈会的召开,让企业看到了政府敢于直面问题、正视现实的坦诚,也感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在面对困难时客观冷静、沉着应对的慎重态度,给企业带来了提振信心的底气。

  提振信心,需要深入分析、理出头绪、找出对策、想出办法。

  既然已经理出问题的头绪,那么深入分析、科学研判、找出对策,就显得至关重要。四个座谈会在内容和形式上略不同以往。会上,企业多说,政府少说,企业先说,政府后说。为何如此?目的就是为了真正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头脑风暴”,给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带来启示。《关于做好乌鲁木齐市当前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乌鲁木齐市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一企一策”工作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出台后,企业能否从中“”出“真金白银”,这些政策能否“药到病除”,都需要在实践中落实、完善及改进。

  提振信心,需要迎难而上、不惧不馁、勇于创新、真抓实干。

  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政府迎难而上、不惧不馁的态度,会为企业传递信心和力量。在创新中求突破,在实干中抓机遇。对企业来说,是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潜力开拓市场;对政府来说,是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要提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拿出实打实的帮扶政策。会议提出了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实行财政贴息、补助、大力推行“一厅式服务”“一站式审批”等具体举措,多管齐下,落地有声,为企业发展大开“绿灯”。这也让企业在树立发展信心的同时,看到了希望和美好的前景。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蓝图已经绘就,行动决定成败。让我们坚定信心,脚踏实地,抓紧行动,乘势而为,拿出一股子闯劲、拼劲、韧劲,一定可以在攻坚克难中赢得这座城市新的光荣,续写激情澎湃的改革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