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12.08.2015  14:59

   多年来,福海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按照自治区党委提出“保护生态、放大优势、突出民生、形成特色、创先争优”二十字方针,努力打造代表新疆重要“会客厅”、“两个可持续”示范区的要求,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福海”为主线,始终把生态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大生态优势,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提升,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污染持续下降、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其主要做法是:

  一、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张春贤书记到阿勒泰地区调研时提出的“保护生态、放大优势、突出民生、形成特色、创先争优”二十字方针,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县”和“两个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区域环境质量不断提高。

  (一)工作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及时成立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委员会,建立了“5+1”工作机制。坚持分工协作、共同推进,充分发挥各牵头领导主导作用,加强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每半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5个专项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综合考核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动态管理机制,不定期对各项工作进度和项目效应进行监督检查,对不作为、慢作为,工作推进不力、落实不到位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并严肃追责。三是健全宣传教育机制。以“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等主题日为载体,充分利用微信、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多方位、深层次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严格落实《阿勒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绿色文明理念进机关、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注重从基层抓起,从基础做起,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环保工作的积极性有效激发,自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和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

  (二)草原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一是加大保护和修复力度。坚持自繁自育为主、引进为辅的舍饲圈养发展路子,每年核减牲畜7.5万羊单位留存农区圈养,减少草原载畜压力。三年来,累计核减标准畜22.5万羊单位。控制鼠害375万亩、治蝗80万亩,高寒草甸、温性草原和温性荒漠化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分别达82%、55%和45%,天然草场载畜压力得到缓解,草场自我更新修复能力有效增强。二是严格落实奖补机制。严格落实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三项基本制度,制定《福海县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资金发放管理办法》,设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资金专账,2011年以来,累计兑现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和牧草良种补贴共2.13亿元,惠及牧民4155户;禁牧区转移标准畜18.9万羊单位,100%实现禁牧。结合定居兴牧工程,加快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进一步减轻草场压力,三年来共建草原围栏396.4万亩、饲草料地8.65万亩、棚圈2000余座。三是严厉打击破坏草原行为。坚持重拳出击、顶格处理,采取联合执法巡查、蹲点驻守排查、从严从重处罚等措施,连续三年扎实开展打击非法开垦专项治理行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形成有效的震慑和教育作用,切实有效的遏制了非法破坏草原的行为。三年来,先后查处乱开滥垦等破坏草原案件18起1.3万亩,结案16起,移交司法机关4起。

  (三)湿地湖泊修复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健全完善管理机构。成立乌伦古湖湿地公园管理局,起草《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条例(草案)》,完善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与协调机制;启动实施乌伦古湖和湿地生态保护区确权划界及鸟类救助繁育站、生态监测站等基础设施建设,乌伦古湖国家湿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积极争取,目前项目可研已上报自治区发改委待批。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方案》、《乌伦古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并将乌伦古河沿岸划分为红线保护区、黄线缓冲区、蓝线优化区进行修复治理,为有序推进乌伦古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加强渔业生态保护。加大禁渔执法和鱼苗投放力度,改善乌伦古湖土著鱼种群结构,恢复种群规模,维护乌伦古湖生物多样性。近年来,年均投放大规格鱼苗1000吨、土著鱼水花1.6亿尾以上。四是严守水利“三条红线”。坚持以水定地、定额灌溉,及时做好水利工程维护和水库蓄水,并探索甘草、苜蓿混播模式,新增苜蓿全部实行滴灌。五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乌伦古湖成功纳入自治区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项目,三年来累计投入5350万元,实施了赫勒渔村垃圾处理、截污提升改造、阿尔达入湖污水截流、乌伦古湖下游断流河道生态修复、布伦托海东部湖水水质生态净化等项目。目前,11个试点项目已完工。

  (四)林地保护与修复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强化林地管护。加快天然林保护与修复、农田林网、城乡绿化等工程建设,重点做好福海工业园区、黄花沟、齐干吉迭乡、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区域绿化工作;认真总结植树造林经验,强化后期管护,坚持造林、补植、管护“三位一体”,做到造一片、成一片、活一片。三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8万亩、农田林网8360亩、城市防护林1915亩、绿色通道52.5公里、村庄绿化18个,发展庭院经济251户,栽植各类苗木260余万株,成活率80%以上。坚持统筹管理,按照核定的养殖区域和养殖数量发展骆驼产业,积极探索骆驼圈养、跟群放牧等饲养方法,想方设法预防骆驼大面积啃食树木。扎实做好河谷生态林淹灌工作,大力推行刺丝围栏封育,不断加大封育抚育力度,林木自我修复能力不断提高,生态植被得到较好恢复。三年来,完成中幼林抚育5000亩,荒漠林封育9万亩、河谷林封育5000亩,郁闭度达0.6以上。二是加快生态项目建设。积极实施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项目,分步实施黄沃尔海台地生态恢复工程,扎实做好退耕还林地块验收工作,验收合格率达90%以上。注重把退耕还林工程与生态建设、发展经济林、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有机结合,不断提高重点荒漠化区绿化程度,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我县森林植被覆盖已由实施退耕还林初期的2.56%提高到目前11.48%(含山区);近十年年均大风日数21.6天,较之前减少了38.4天;年均降水量136.91毫米,增加了22.81毫米,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方面生态效果日益显现。三是严格落实管护和执法责任。制定公益林及防护林管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制度办法,建立管护区和管护站,层层签订管护合同,森林管护实现全覆盖。完善联合执法检查机制,深入开展打击“乱采滥挖”、“非法开垦林地”、“非法征占用林地”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毁林开荒、乱采滥伐、非法侵占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违法行为。三年来,累计查处非法开垦林地、非法征占用林地等林业行政案件18起,确保了林地面积不减、性质不变、用途不改。

  (五)生态环境治理稳步推进。一是城乡人居环境持续优化。依托亚行贷款等项目,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先后实施了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水供热二期、供水增压提升站等项目,城市整体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提升,城镇供水普及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99%、89%、90%、30%。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广农村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农村改水改厕改圈等工作,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村23个,地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1个、生态村35个。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环保实用技术,建立“三同步”残膜综合治理机制,三年来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80万亩,覆盖43个村;回收残膜90万亩,回收覆盖率达60%。扎实开展全国卫生县城创建工作,设立奖励资金,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各族干部群众创卫积极性有效激发,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二是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有效。成立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任务分配方案,明确责任人和目标任务。设定工业园区准入门槛,严把工业项目环评关,严禁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的企业入驻。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行重点监控,通过技术改造、关停落后生产线、实施污水治理改造等措施,对重点排污企业挂牌整治、限期达标,有效消减了排放总量。2014年,全县万元GDP能耗2.3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抓好燃煤锅炉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污染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治,近年来我县年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控制在184.1吨、212.8吨、39.2吨和201.7吨。三是矿山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严格探(采)矿权申报制度和矿山建设审批程序,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制度,多渠道整治矿山生态环境。三年来,累计收缴保证金235万元,争取矿山环境治理、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资金300万元。坚持部门联动、驻点巡查,督促矿山企业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加大联合清山力度,三年来,组织大规模清山近百次,滥采乱挖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福海县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设想

  (一)抓好生态项目建设。落实生态委“5+1”工作机制,紧盯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湖泊保护及“引额二期”调水等政策,加快推进乌伦古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生态补水及“引额二期”调水配套工程,力争早日取得突破。大力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与修复、退耕还林、农田林网、城乡绿化等生态项目,完善公益林管护机制,重点抓好黄花沟、黄沃尔海、小洼漕防护林以及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绿化等,切实保护好绿色生态屏障。积极争取支持,加快乌伦古湖国家湿地保护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湿地湖泊保护工作。

  (二)全力维护草畜平衡。用好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发展舍饲圈养、良种牛引进和冷配工作,引导农牧民群众尽快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充分利用好现有棚圈,争取更多的冬羔在农区或定居点舍饲圈养,减少天然草场压力。认真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加大草原生态工程建设力度,采取退牧还草、围栏、轮牧休牧等措施,逐步恢复草原植被,缓解草畜矛盾。结合草原畜牧业转型试点项目,探索生态家庭牧场型、合作社引领型、交易市场辐射型等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实现牧区生态、生产、生活有机结合,最大限度保护好草原生态环境。

  (三)扎实推进生态综合治理。一是严厉打击非法开垦、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继续采取部门联动、驻点巡查、限水限电等措施,在春秋两季高发时段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开垦、乱采滥挖等破坏生态行为。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理念,加大《土地管理法》、《草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教育引导村干部、农牧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从根本上遏制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二是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全国卫生县城、“美丽乡村”等创建工作,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城镇。抓好城市供水、排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污水提标改造工程,确保处理后水质达到一级B标准。全面开展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改厕、综合整治等项目,加大农业农村污染综合整治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三是抓好节能减排。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重点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力度,确保万元GDP能耗降低率达到2.09%以上。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建成汽车尾气检测站1个。

  (四)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一是坚持环保先行,严格按照修编后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二是抓好清洁能源建设,加快风电、光伏发电规划编制,支持额河水电、汉能光伏开足马力生产,加快汉能二期、中电电气、恒灿、埃菲生等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争取年内并网发电,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三是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推进乌伦古湖海滨景区、赫勒渔村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切实保护好绿色草原、无公害农田“绿色有机生态”最大品牌,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培育、农产品品牌、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四大工程,积极培育壮大七大产业链,重点督促旺源驼奶、新粮油脂、福润德牛羊肉、创流宝肉鹅养殖及深加工、润丰集团优质良种肉牛繁育基地等项目加快进度,做大做强生态品牌,为今后福海打造更多高端农产品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