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乌鲁木齐“医养结合”托起“最美夕阳红”

06.12.2017  10:58

  

  11月30日,在新医大二附院医养结合中心(七道湾院区)病房,康复治疗师利用主被动训练仪器为老人进行上肢活动训练。

  

  11月30日,在卡子湾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正在为辖区老人做康复训练。

  新疆网讯 (文/图 记者李晓青 贾梦妍)11月29日,在新医大二附院医养结合中心(七道湾院区)活动室,四名老人一起用唱儿歌做动作的趣味康复方式进行运动功能训练。

  在一墙之隔的老年医疗护理区,康复治疗师曹旭拿着一叠绘有动物的卡片,正一对一地帮助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老人于林辉识别,遇到老人发脾气,曹旭轻言细语耐心化解,让一旁前来探望老人的儿子于虎很佩服。

  近年来,乌市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正积极探索医养结合的不同模式,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衔接,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健康老龄化。

  专业团队提供一站式服务

  “我爸爸有脑梗后遗症下肢瘫痪,去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后不仅记忆力越来越差,发起脾气来我都招架不住。”于虎说,他经常出差,患病后老人一个人在家很危险,雇了几个保姆都不合适,送到养老院就医麻烦,经过几番纠结,两周前最终选定了“医养结合中心”。

  医养结合中心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针对老年患者一患多病、行动不便等特点提出“一站式服务”理念。老人全身系统疾病均可在一个病房得到综合治疗,可由多个学科医师组成的治疗小组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全面体检、诊断,实施多学科的强化干预治疗和健康指导。

  新医大二附院党委书记姜小明说,今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批准七道湾院区挂牌成立“新疆医科大学医养结合中心”,它也是新疆首家依托公办三级甲等医院举办的,自去年试运营以来收住患者3000余人次,共开设床位600张。

  针对一些子女工作较忙的情况,医养中心还开设了“无家属陪护病房”,实行“入院有人接、手续有人办、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的整体护理。

  该中心全科医学科负责人卢雪玲说,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化需求和不同层次的经济条件,会安排护工,“一对一”或“一对二”对其生活照料,并配备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康复师和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的护理团队和服务,实现患者在这里医养结合的需求。

  不出小区即可享受贴心照料

  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中医理疗、护理、康复等20多项服务,老人不出小区大门即可享受;住在养老院,突发疾病需要救助,医院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间救治老人……这样贴心又专业的服务让首府老人感受到“”一般的温暖。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乌鲁木齐市60岁以上常住户籍老年人口达37.93万,占常住户籍人口总数的17.32%。近年来,我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70岁的居民张新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由于儿女不在身边,却时常需要照料,她所在的前进东路社区将其纳入居家养老服务范畴。

  这种借助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服务平台,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主动将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为社区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义务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早在2013年便开展了。

  乌市还开通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6580信息平台和新疆移动12551敬老关怀信息平台,积极探索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通过信息化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家政服务、健康咨询、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无偿和低偿服务。

  医养协作为老人开辟绿色通道

  在高新区(新市区)龙颜老年公寓,今年68岁的侯青惠正准备吃新疆老年病医院为她开的降压药,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她,每个月都通过“医养协作联盟”的绿色通道,享受医疗、养老的无缝对接服务。

  2015年6月,由新疆老年病医院联合市28家养老机构发起成立的“医养协作联盟”,是首府开展“医养结合”模式的一个尝试。

  协作联盟内的老人一旦突发急症,医院免费派出救护车实施救治,并在院内为老人开辟绿色通道,诊断、治疗一步到位。截至目前,全市40个养老机构均与大、中型综合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签署了医疗协议,实现了入住老人患病能够得到及时就医。

  读报告,谈变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处副处长王艳荣: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以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构建养老政策法规体系;聚焦居家养老,贯彻落实《乌鲁木齐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改革创新,扶持专业化养老服务运营机构,促进养老机构转型升级。

  乌鲁木齐2018年有望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

  12月4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乌鲁木齐市明年将探索建立长期护理险制度,从生活照料和医疗看护等方面提升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减轻失能老人家庭负担。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2016年,人社部在上海、青岛等全国15个试点城市启动长期护理险制度,为参保人员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年老患病时提供护理保障,减轻经济负担。

  “这个险种主要针对参保职工中长期失能的这部分群体,90%以上都是老年人,在生活中的起居包括医疗的护理会通过这个险种给予一部分的补贴,减轻重度失能的老人家庭的负担。”市人社局医疗生育保险处处长杨秀春说。

  图说数字

  40家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

  截至2017年9月,乌鲁木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居家老年人签约服务数量超过16万,签约服务率为73.5%。乌鲁木齐80%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或窗口,目前,全市40家养老机构均与大、中型综合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签署了医疗协议,实现了入住老人患病能够得到及时就医。

  社区日间照料站增至56个

  从2010年起,乌鲁木齐市以街道为单位,全面推出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康复保健等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2015年底,全市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0个,2017年增加至56个。

  老年活动中心达572个

  乌鲁木齐市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是从2012年开始,重点围绕文体娱乐、谈心咨询、医疗保健、老年教育、科普讲座、图书阅览、日间托老、入户服务等服务。2015*/4-年建成383个,截至目前已增加至572个。

  记者手记 有一种幸福叫老有所养

  如何“老有所养”,是每一个人都要考虑和面临的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和很多老人聊天发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里的老人大多年龄偏大身体不好,且子女多在外地,没法得到实时的照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其他养老模式的短板,它打破了“民政”与“卫生”的资源壁垒,让养老与医疗资源最大化地结合起来。这种养老方式,以最大的可能满足了老年人休养和医养的需要,让幸福的晚年更有获得感。

  在卡子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50岁的张建伟陪着母亲在接受按摩和康复治疗,医生专业的手法和细心的叮嘱让他感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好。他告诉我们,如果每个老人都能享受这样的养老服务,无疑是给所有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正如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处副处长王艳荣所说,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还有着巨大潜力。相信由“医养结合”催生的多种养老模式将为我市养老市场播下更多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