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身设施将成全疆各村标配

30.11.2015  14:48

  

体育健身设施将成全疆各村标配

 

      新疆日报讯(记者井波报道)每周打上几场篮球赛,饭后在体育健身器械上活动活动身体,这样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今年冬闲时节南疆各村村民的生活常态。

  投资1.25亿元,今年在南疆四地州3158个行政村开工建设的“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使得村村都有开展健身活动的设施器材,具备了各族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和健身的硬件条件,体育活动越来越成为群众日常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作为这一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排孜瓦提村村民亚生·莫尔西,天天来村委会里锻炼,“我每天都和年轻人一起打篮球,天天锻炼,不仅身体好,精神也好。

  已经60岁的亚生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以前村里没场地,我要去离家几公里外的乡文化站锻炼。有时候不开门,就白跑一趟。现在,村里有了场地,不仅方便了我们老年人,而且年轻人也天天来场地打球,每天都有比赛活动。”亚生说。

  记者从自治区体育局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底,喀什地区1558个行政村、阿克苏地区613个行政村、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56个行政村的“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均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和田地区931个行政村已完成了95%以上,预计本月底将全部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自治区体育局党组书记李光明感慨地说,过去的5年,是新疆体育事业驶入快车道的5年。“十二五”期间,我区建成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8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85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6202个,体育公园8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1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5个。“新疆从一个体育欠发达、较落后的省区,跻身为较发达、较先进的省区。”李光明说。

  记者了解到,2010年至2014年5年间,国家体育总局和自治区财政对体育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达34615万元,在县市、乡镇、农村建设了一批场馆和体育设施,把体育设施建在了老百姓身边,让老百姓不出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体育锻炼、健身的目的。

  自治区体育局群众体育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自治区财政为14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投入420万元,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地方体育事业,为北疆801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投入2981万元,5个“雪炭工程”投入1000万元,15个传统型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投入300万元,健身路径200万元,目前资金全部到位。预计到2016年7月,全区8601个行政村“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将全覆盖,这意味着以后村里的体育健身设施将成为每个行政村的标准配备。

  李光明说,过去5年,新疆体育不仅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政治、教育、凝聚、引领和阵地五大功能,而且全民健身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体育人口比“十一五”几乎翻了一番。仅2014年,全疆各地在“全民健身日”等重大节点上,累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6100余场次,观众达860万人次。

  “要想奔小康,首先要健康,这已成为大家的普遍认识。”李光明非常有感触地说,目前,在城市和乡村,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人群越来越多。随着体育民生工程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将引导老百姓以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走到阳光下,走到体育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