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非遗,民间文化瑰宝

02.02.2016  11:46

青海新闻网讯 春节将至,我省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最惹眼的当数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春节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四片瓦”、“九曲黄河灯会”、“抬阁”等,不仅群众根基深厚,而且都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关键词:“四片瓦

也称“大通蛙图腾祭祀舞”,是一种流传在我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地区的汉族传统民间社火。表演的演员脸上画着青蛙的脸谱,手持四片形似青瓦的竹板,打击清脆响亮,舞蹈以青蛙的腾跳动作为主,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片瓦”是大通县黄东、黄西两村群众独有的、保持了宋代之前汉族民间蜡祭仪礼信息的古老舞蹈,在村里世代相传的。关于它的历史渊源,听老人们讲,古代频频发生的螟蝗虫灾对庄稼产生极大危害,起初大家只是敬畏昆虫,在众多祭祀活动中,祈求昆虫不要危害庄稼;然而人们发现,青蛙能够消灭螟蝗虫害,保护庄稼。于是,纯朴的先民们认为,对于保护和发展农业有功者,应该受到人们“迎而祭之”的礼遇。因此,在春节期间进行的汉族民间社火活动以及祭祀中,逐渐出现了迎青蛙神的舞蹈。由于在舞蹈中,演员们左右两手各拿两块如瓦状的道具,因此得名。

关键词:“九曲黄河灯会

海东市乐都区七里店九曲黄河灯会分布在岗沟镇的马家台、七里店、李家、水磨湾四个行政村。七里店有明朝万历36年修建的三官庙一座,据《西宁府记》记载,其庙名为赐福观,建观后,群众就开始举办黄河灯会,并附以搭台唱戏。黄河灯阵式样布置是依据《封神演义》中黄河阵不断演绎而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灯会每三年举办两次,俗称“三年两头”,点灯会期三天,从农历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灯会期间,整个黄河灯城犹如一片灯海,流光溢彩、璀璨夺目、情若仙景。十里八乡的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涌向会场、赐福观外游人如织,摩肩接踵。有的进入灯阵祈福求祷,有的欣赏各种民间艺术,呈现出一派节日的祥和气象。

九曲黄河灯会”集中展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青海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抬阁

也称“湟中县千户营高台”,是一种民间社火艺术,被称为“空中杂技”“空中戏剧”“空中舞蹈”的高台,制作技术繁琐,表演形式和内容广泛,属社火中的佼佼者,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台的历史可以追朔到明代洪武年间,祖辈们从南方移民到青海时,带来一台“魁星”高台的道具和制作高台的手艺。从那时起,千户营的高台就开始红红火火地演了起来,并一代代相传至今。

据历史资料显示,高台形成于明代时期,当时每逢祭神之日,民间艺人们便分别扮演成各种神灵,在音乐的伴奏下,从神庙里走出来,然后走街串巷,游走四方,以此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人民安康。由于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挤,于是,有人便想出一个办法,将各种“神灵”安置在木板上,然后将木板高高抬起来上街巡游,使那些“神灵”显要起来,观众也可以看得很清楚了,这就是高台的雏形。后来经过演变,这种祭神活动开始向表演化和内容通俗化方向转变,逐步演变成了今天社火中的高台。由此也可以看出,千户营高台的历史相当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