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瑰宝:见证历史的“达瓦孜”

14.09.2014  09:50

  随着高空王阿迪力·吾休尔十几年来走南闯北宣传表演“达瓦孜”,使得这项维吾尔族古老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蜚声国内外,老少皆知。得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民运会表演项目有“达瓦孜”时,慕名而来的观众把昌吉中央公园的表演场地围得水泄不通。

  9月13日18时,距“达瓦孜”表演还有一个半小时,已经有不少观众前来占座。随着表演时间的临近,人越来越多,上千名观众,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上至耄耋,下至垂髫,大家虽互不相识,但说得都是一个词语——“达瓦孜”。

  阿迪力告诉记者,“”在维吾尔语里是“悬空”的意思,“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事的人。“达瓦孜”一词借用波斯语“达尔巴里”,古时又称“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

  “达瓦孜”几经兴衰,以它悠久的历史,独具魅力的风格特色,精湛的技艺和惊险的表演流传至今。据史料记载,“达瓦孜”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汉代开始传入中原,曾在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地盛行。在历史上,许多“达瓦孜”世家代代传艺不衰,甚至西出国门,沿丝绸之路到印度、红海之滨、埃及等地卖艺。

  “悬空一字马”“头顶倒立”“单椅独立”“百米冲刺”“蒙眼走钢丝”,阿迪力和他徒弟的惊险刺激表演,引起现场观众的一阵阵惊呼,热烈的掌声不断。

  “‘达瓦孜’项目是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瑰宝,作为一名新疆人,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希望‘达瓦孜’能够一直传承下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发扬光大。”观众赵晓玲说。

  阿迪力家族走“达瓦孜”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辈们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展示“达瓦孜”艺术。“自治区民运会是新疆各民族的传统体育盛会,能够在这表演,有这样一个好的舞台,让更多的各族百姓欣赏‘达瓦孜’艺术,我感到非常高兴。”阿迪力说。

  “‘达瓦孜’现在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是这个项目的传承人。”阿迪力说,目前,他开办了一家“达瓦孜”学校,有20多名学生,其中最小的7岁,最大的28岁。他希望能够一代一代地将这项优秀的艺术保护好,并传承下去。

  “祖先走不了的地方我来走,我走不了的地方让我的传人来走。这是我办这所学校的目的。”阿迪力坚定地说,这条路离不开各族人民的支持,只有全疆各族人民认为好,“达瓦孜”才能走向全国;只有全国人民认为好,“达瓦孜”才能走向世界。(井波 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