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绝技 让自家儿孙演最危险的“上老杆”

11.07.2016  11:17

 

狮子沿绳一路边舞边上,惊险又精彩


河南商报记者 刘鸿翔/摄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李肖肖 实习生 杨益莹

20多米的高台,四头狮子缘绳爬上,和顶上的狮子共舞,俗称“上老杆”,这就是小相狮舞中的绝活儿“五子登科”。

为传承这项技艺,59岁的李金土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叫回来,表演最危险的“上老杆”。

堪比《狮王争霸》的绝活儿

7月1日,小相村的人表演了一场狮舞。高台上扯着粗粗的绳子,鞭炮响后,鼓声震天。狮子顺着绳子边舞边上,让人捏一把汗——《狮王争霸》是电影,这个才是真正的绝活儿。

巩义市小相村,和少林寺仅一山之隔,位于登封、偃师、巩义交界处。小相狮舞历史悠久,自明朝就非常兴盛,与善玩梅花桩的“南狮”、温和良善的“北狮”不同,独具中原狮舞特征。

我们的狮子更‘暴’,每个套路都是一个故事。”小相狮舞第二十一代传承人崔西金说,比如套路“吃鸡子”,把狮子想吃鸡又不敢吃,吃了又吐鸡毛的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8年,小相狮舞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应邀代表河南省非遗项目进京展演,震撼京城,被评为金奖,并授予“中华第一狮”称号。

因一场意外“沉寂”多年

小相狮舞的表演,以“地摊”和“高台”并重。“地摊”就是在平地上表演,拿单刀、九节鞭等,一人一狮表演;高台则是在十几到二十几米高的架子上绑上三层凳椅架,系上粗绳,狮子沿绳上下,做出左右甩胯等高难度动作,也就是“五子登科”。

李金土说,舞狮两人配合默契,只要一个人抓住,就能保证两个人的安全。但曾经发生过一次危险,至今仍是小相人的伤痛。

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次狮舞表演中,通向高台的绳子意外断裂,造成一死一伤,死的人正是当时最好的艺人崔泽僚。虽然人人皆知是绳子的问题,但在之后的三四十年里,很少有人敢再登上高台。

上世纪90年代初,李金土接任小相村委会主任后,重拾小相狮舞。 2007年5月23日,小相狮舞应邀代表河南省参加在成都举办的首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演出,有56个国家参与,小相狮舞大出风头,荣获最高奖“特别奖”。

老人十几年收集“狮舞谱

虽然拿了众多大奖,但在村里的老人们看来,狮舞早已今非昔比。75岁的老人崔西金说:“你们现在看到的,连当年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过去一到冬春,小相村家家练狮舞。自清代以来常有外地人来学习,小相的狮舞,传播遍及洛阳、开封、郑州、许昌。

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小相狮舞许多传统套路都被遗忘,担心技艺失传,崔西金从2002年起,走遍周边县市区,拜访狮舞高手,图绘了狮舞套路,还录了视频。“好多会舞的都八九十岁了,说这个本领还是从小相学的。”崔西金说。如今,这本厚厚的记载着狮舞套路的册子,已经成了他的宝贝。

想方设法传承绝技

2006年,小相村成立了“巩义市金王狮鼓文化传播公司”,逢年过节,村里很多人会应邀到周边乡镇、县市进行表演。

这支表演队,队长正是曾任村主任的李金土,为了把狮舞队伍拉起来,他把自己的儿孙叫回来负责表演危险系数最高的“上老杆”。

作为小相狮舞第二十二代传承人,李金土说,比起打工,狮舞又危险收益又低,参加的人越来越少了。

舍不得把这项技艺丢掉,李金土要求,在本村的孩子们,必须从小学狮舞。他们也考虑从外面招人,但今年暑期舞狮班从县城只招了38个孩子,很多家长不愿让孩子学,嫌太危险。

因此,李金土也考虑,要在高台下装上保险网和气垫,让表演者没有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