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片区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05.07.2017  12:31

  基于实施动态和功能调整,强化优化“两轴三带

  新疆网讯(记者史漓莎)会展片区是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区域之一,是以商贸会展功能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区域。此次老城区改造,不仅要为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腾出空间,也要兼顾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与生态环境改善。

  7月4日,记者来到水磨沟区会展片区,多个落地企业项目正进入建设期,而周边的征收工作也在有序进行着。

  该片区南乌鲁木齐中村和棚户区较多,大部分都是前七道湾村民自建房,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卫生差,征收难度大。

  今年乌鲁木齐对会展片区提出了新的改造要求,在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同时,推进5个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并增加医疗、教育、道路、绿化等公共服务项目的比例。

  水磨沟区副区长孟勇说: “尤其是会展片区的环境打造,按照‘树上山、水进城、煤变气、地变绿、天变蓝、城变美’的要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体现城区建设的现实需求,使片区更加宜居宜业。

  为加快完善该片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会展片区引进企业顺利落地,2017 年水磨沟区计划实施36个项目,加速推进征收力度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截至目前,红光山南路、红光山北路、七道湾北路东(一期、二期、三期),喀什路东延等区域,征收村民自建房1300余户,征收面积11.6万平方米。

  其中,辖区居民最关心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如精品项目水磨河会展中心引水工程已开始施工,其余3所新建学校、16条新修道路及附属设施和 11个社会企业落地等项目实施均将陆续开展。

  会展片区七星拱月引水工程

  引水至会展片区现“七星拱月”滨河景观带

  在许多干旱的北方城市,公共的滨水景观无疑是稀缺的,乌鲁木齐也不例外。老城区改造中,水磨河水将引至会展片区,打造“七星拱月”滨河景观带。

  在乌鲁木齐,四季奔流的水磨河绿了山,秀了水,也滋养了两岸的居民,成为这座城市养育一方居民的母亲河和难得的景观河。这一汪活水的引入将改善片区生态环境,并为周边景致增色。

  7月4日,记者从水磨沟区获悉,该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年内完成4.3公里暗管铺设。今后每年约108万立方米的流水将从水磨河流向会展片区,只占水磨河年径流量的3%。

  根据规划设计,水磨河水将从北山大桥下入管,经龙盛街在会展片区经六路处涌出,沿经六路穿过西侧带状公园,经过沿路的2公里明渠,在会展大道两侧形成 7 处水面景观,然后再由管道引入河流下游。

  水面的位置选在乌市文化中心六馆前区域、会展大道两侧及经六路绿地范围内形成的城市建设中的轴线交点、交通节点、视线焦点等处。整体布局与新疆国际会展中心“明月出天山”造型交相呼应,形成“七星拱月”的景观。7处水面面积共8.7万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处水面3.2万平方米。

  水磨沟区林业园林管理局局长马冬说,考虑到确保景观品质,又要满足节水功能和退水回流量,水景观的用水时间约180天,每天注水约6小时,让河水流动起来,水面深度均在半米左右,相比一般游园水面较浅。水面池底采用卵石铺底为主,既能减缓水流速度,留住水,亦可减少水量需求,节约水。

  同时,依河流走势,还将打造高品质的带状公园,增加近30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并配套园路、休闲座椅等设施,可供居民在林中游、水边行。

  ■民声话改造

  盼公共服务项目尽早落地

  鞠江:我是七道湾村民,和这片大多住户一样,撤村建居时我家盖起了自建房。这片自建房很密集,很少能看到绿地,更别说水景,村上盖起了集约化建房,房屋征收后,我还打算住这,希望新的居住环境有绿色的公共区域。

  李健:住在会展片区,这几年看到围绕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周边盖起了很多高楼,大多是企业的总部和新商业小区,我希望在这次的老城区改造工程中,配套的学校、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公园等,这些设施得跟上。

  ■专业人士说规划

  秉承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城区新景观

  水磨沟区规划监督局局长杨忠文:今年会展片区的规划做了新调整,定位更加人性化,也更多地考虑到公共服务项目的增加,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尽可能最大程度服务到周边居民和落地企业。

  会展片区引水工程是个典型凸显“水进城”、 “地变绿”、 “城变美”的精品项目,如何利用好城区的水资源,且做好水磨河流域的保护,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反复论证,建成之后这处水景将成为辖区的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