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疆小伙伴注意!年底这几种骗局小心中招

09.12.2015  18:43

    天山网讯 年底将至,骗子们蠢蠢欲动,“电信”积分兑换、“真假”客服、“真假”公安等骗术层出不穷。面对骗子们花样百出的行为,消费者应该如何避免落入陷阱?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防骗招数,提醒广大网友: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别任性!学会防骗招数让骗子无处遁形!

    【生活诈骗】

    骗局

    骗子冒充燃气公司工作人员

    “你家的胶皮管线容易老化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更换金属管线,一米50元,交钱后立马就可以安装。”有人上门检查燃气安全这是便民的好事,谁知刚说不想换的想法后,“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连登记都没登记,就黑着脸走了。市民疑惑之下给燃气公司打电话询问,才知这个工作人员是冒充的。

     见招拆招

    新疆燃气集团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的确有工作人员入户免费检查燃气管线,但入户检查的工作人员在发现安全隐患后会开具整改通知书,整改通知书上会注明隐患的原因所在。如果用户需要更换管线,需要拨打客服电话预约,之后才会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更换,检查人员是不会更换管线的。如果有人上门安装可拨打客服电话96517咨询,避免上当受骗。

     骗局

    朋友圈购买限量版运动鞋

    民匡先生为订购球鞋,曾先后几次给微商小姜支付货款14.95万元,可小姜自始至终从未发过货,只是在他多次催促之后,才退还了3万元货款,其余货款却一直没有着落。

    见招拆招

    网上购物一定要选择正规网站及信誉度较高的商家,并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交易。微信朋友圈中大部分交易都属于个人行为,先付款后取货很可能造成交易损失。

    【电话诈骗】

    骗局

    接到“警方”来电 喀什女子被骗120万

    日前,喀什的赵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自称是上海市嘉定区公安分局“警官”,并告诉赵女士,她涉嫌洗黑钱。这名男子还给赵女士发了一份“刑事拘捕令”传真,让赵女士登录他提供的网站对情况进行核实。对方表示,为了证明赵女士名下资产的合法性,需要将她的钱分期转入另一张银行卡。赵女士信以为真,将自己的银行卡网银密码及验证码告诉了对方。随后,赵女士发现银行卡内的120万元被转走。

     见招拆招

    民警介绍说,这起案件可能是境外犯罪团伙实施的诈骗案件,电话前有“+”的电话是由网络电话打出的。民警提醒,凡遇到冒充公安、法院、银行工作人员身份的电话,需要第一时间报案,不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网络诈骗】

    骗局

    网上办理航空退票被骗17万余元

    新疆精河县的张女士在网上通过百度搜索“海南航空退票电话”,在搜索结果的第一栏中显示号码为“4000713310”,张女士拿起电话拨了过去,结果被骗173013.11元。

   见招拆招

    警方提醒,使用网上搜索引擎,要警惕诈骗网站。切勿轻信所谓的网站排名,应选择官方认证的网站。如发现银行账户有损失,立即致电银行客服求助,并拨打110报警。

   骗局

发起“支付宝转钱”实为木马植入

李雪经支付宝向您的中国工商银行卡转账5000元。”市民王女士收到了这样一条转账短信,短信后还有一个网页链接。谨慎的王女士没有贸然点开链接,先向支付宝客服核实,最终确认这是骗子的诈骗手段。

见招拆招

银行积分兑换、同学聚会照片、违章扣分查询……一旦受害人点开不明链接,链接所携带的病毒就会植入手机。

   【短信诈骗】

    骗局

以航班改签为由骗乘客转账

在今年国庆假期期间,在福州的邱女士收到飞机故障需要改签或退票的短信,因着急改签机票,按照对方提示,卡上3.7万多元离奇被转到了对方银行账号上。

见招拆招

这类航班信息诈骗基本都是一个套路:先发短信通知乘客航班取消,让拨打电话联系改签;当乘客打电话过去,以收取改签手续费为由,诱骗乘客说出银行卡号、密码或验证码等私密信息。

    骗局

   “电信”兑换积分骗了他3000元

    祝女士接到一条短信,称自己的手机预存话费积分年底即将清零。“短信的发送号码正是我的电信运营商客服号。”祝女士说,自己没有怀疑,直接点击进入了短信中提供的积分兑换网址。而祝女士被告知积分可以兑换200多元现金。只需提供银行卡、身份证和密码等信息,这些兑换来的现金就可以打入其银行账户。“当时我不假思索地输入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和密码。等到全部输入之后才觉得有点不对劲。”祝女士说,“不对劲”的念头刚在脑中闪过,银行提醒短信就来了——她的银行卡内3000元余额已经被提走。

     见招拆招

    昨日,记者咨询了祝女士使用的移动电话运营商,被告知并没有“年底兑换积分”的业务,祝女士可能是被山寨官网的电信骗子给骗了。目前祝女士已经报警求助。

    骗局

    银行积分兑换骗走20000多元

    无独有偶,市民张先生也中了“积分兑换”骗子的奸计。张先生说,12月2日,自己收到了一家落款为某银行的短信,称自己的银行刷卡积分可以兑换现金。“我起初还心存疑虑,先打114查了一下发送短信的号码,确实是这家银行!而我也办理了该银行的信用卡。”张先生说。

    昨日记者看到,该短信同样提供了一个积分兑换现金的网站地址链接。张先生说,自己点击之后,被告知积分兑换现金的比例是20比1。“也就是说20积分可以兑换1元钱。算下来我可以兑换2000多元钱。”张先生称,自己按照程序要求,逐步输入了注册卡号、取款密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预留手机号码等一系列信息后,就接连收到了银行发来的提醒短信——他填写信息的这张银行卡内,20000多元现金被分6次提走。原来,这个所谓的“积分兑换”同样是骗局。

     见招拆招

    时近年底,这类积分兑换的电信诈骗案件也进入高发期。骗子使用改号软件,将发送诈骗信息的号码包装为“客服号”“官方号码”,使得受害者丧失警惕性。而其提供的网站通常为钓鱼网站,套取被害者的银行卡信息后,立即进行盗刷。警方提醒市民:接到这类短信,第一要看清楚网址,毕竟钓鱼网站和官网有所不同。第二务必要回拨银行或者电信公司电话进行核实确认。对于含有钓鱼网站网址的短信不要点击,直接删除。

   【金融诈骗】

    骗局

    临近年底当心“圈钱”骗局

    又临近年末了,“圈钱”“跑路”等非法集资事件又处高发期。除了去年底集中“跑路”的普通投资担保公司外,一些新兴的 P2P 网络金融平台也成为"圈钱""跑路"的高发地。那么,如何能防范非法集资骗局,守住自己的血汗钱?记者整理了部分资料发现,市民如何既守住钱袋子又保值增值?还真得多学多看,擦亮双眼。

     见招拆招

    记者梳理一些投资理财案件发现,有几类人“中招”比较集中。

    首当其冲的就是缺乏金融知识的老年人。老年人省吃俭用有了些余钱,但绝大多数又缺乏金融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封闭,容易轻信他人,因此成为不法分子的首要作案对象。

    其次,爱贪小便宜的人也很容易上钩。一些理财投资公司门面装修得“高大上” ,但理财服务却很 “接地气” ,常在超市门口摆摊设点,根据客户投资金额不同,赠送粮油、水壶、毛毯等“小恩小惠”,利用一些投资者爱贪小便宜的心理,诱其上钩。

    再次,“见高就追”,对风险认知不足的人。面对纷繁复杂的金融产品,一些投资者盲目追求高收益,对风险判断不足。实际上,投资者首先要关注的应该是投资的安全性,其次才是收益率。

    另外就是抱着侥幸心理的人。像前段时间炒的沸沸扬扬的“MMM金融互助社区”这样的骗局早已“臭名昭著”,一些投资人可能明白这是“庞氏骗局”,但仍抱着 侥幸心理,只要自己不是“最后一棒”,就可能“一夜暴富” ,因此就拼命拉 “垫背”的。

    稿件由天山网综合

    编辑|单晓华

    来源|天山网、太原晚报、大连晚报、新疆都市报、都市消费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