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地区发现新蜂种—中国黑蜂

14.05.2015  13:28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蜂业技术管理总站获悉:经过新疆蜂业主管部门与中国农科院专家3年多的不懈探寻,近日,在伊犁地区新源县境内首次发现一个自然分布的国内独有的蜜蜂黑蜂品种—中国黑蜂。

  通过形态指标、线粒体DNA及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开展多样性评价、系统进化等综合分析,专家证实该蜜蜂种群是欧洲黑蜂在我国的野生种群,为欧洲黑蜂在中国的一个地理亚种,属濒危物种。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受中国农学会委托,在北京召开“蜂资源评价体系的创建与利用”项目成果专家评议会,对该项目的实施及完成成果进行了专家评议。会上,项目成果被评为优秀,并将新发现的黑蜂地理亚种暂命名为“中国黑蜂”。

  该发现是首次在中国境内发现欧洲黑蜂自然种群,并且与目前国际上已知的西方蜜蜂亚种至少存在9万年的分化,证明中国也是西方蜜蜂的原产地,结束了我国没有西方蜜蜂自然种群分布的历史,这在畜禽资源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突破性意义。

  据自治区蜂业技术管理总站站长刘世东介绍,3年前,出于加强对新疆原有伊犁黑蜂保护的目的,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育种室主任、中国蜜蜂资源专业委员会主任石巍研究员应邀来疆协助开展相关保护工作。

  期间,听当地养蜂人刘天奇反映,在新源县恰普河上游山谷草原地带,牧民曾经发现有野生黑蜂群存在。刘天奇本人也专门前往探查过,在野外树洞中确实发现有黑蜂群存在,但数量很少。由于发现该蜂地区非常偏僻,交通十分不便,历史上几乎没有人工饲养的蜂群在此地带活动,发现的野生黑蜂群从外形上看比较纯正,习性上也十分接近伊犁黑蜂的原有纯正品种。为探寻究竟,采集纯正蜂种,石巍在刘天奇的带领下,多次前往恰普河上游山谷地区,采集了野外树洞中黑蜂蜂群的原种标本,带回中国农科院做了大量的鉴定、比对、分析工作,并经在国际上蜜蜂品种鉴定方面比较权威的机构—德国黑森州蜜蜂研究所对样本复核鉴定,最终确定这是一种新的蜂种,与伊犁地区原有的新疆黑蜂并非同一品种。

  刘世东介绍说,“中国黑蜂”个体较大、越冬性能好、抗逆性强、抗病能力十分突出,而且蜂王产卵力强,能维持强群和蜂群极大的采集能力,既可作为推广普及的新品种,也可以作为育种素材,作进一步的深入育种研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刘天奇蜂场已采用野外采集的蜂种,繁殖出第二代、第三代“中国黑蜂”种群2000余群。目前,该总站正积极申报国家级“中国黑蜂”保护区、保种场,以此推动“中国黑蜂”品种的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