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城市建设精细化 市民幸福感倍增

19.11.2015  05:05

  去年这个时候,伊宁市喀赞其街道办事处托特度康社区原石油公司家属院内到处是垃圾,臭气熏天,一到晚上漆黑一片。如今这里经过改造,原来的垃圾堆变成了文化小广场,硬化了路面,粉刷了墙面,安装了路灯和健身器材。76岁的居民马合木提·阿不都拉每天吃过饭都会来小广场散步、锻炼身体,或跟邻居下棋、聊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幸福感倍增。

  近年来,伊宁市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面貌有了大变样。市民每天在上班的途中,在傍晚散步的路上,甚至在随手推开窗户向外眺望的时候,都能感觉到,伊宁市的路变宽了,也变干净了;楼变高了,可以休闲娱乐的场所多了……

  今年,伊宁市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惠民提升工程建设,狠抓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切实落实城市精细化管理各项措施,不断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和宜居指数。

  2015年,全市共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7个,完成投资20.8亿元。公园大街道路建设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公园大街是一条连接老城区与新城区的重要通道,11月5日,这条总长2250米、规划断面52米,投入建设资金2469万元的道路顺利通车,有效缓解了伊宁市区交通主动脉的通行压力,切实提高了全市的道路通行能力。

  “这条路通了,就像堵在我们心头的一块大石头没有了一样,我们心里真舒畅。”居民马福林的一席话说出了伊宁市民的心声。

  据了解,今年伊宁市将道路畅通便民工程作为一项重点民生工程,先后新建公园大街、西环路、东梁街等15条15.7公里道路,续建南环路、新二北路等18条21.3公里道路,打通了解放路七巷、第15小学等7条断头路,修建巴彦岱镇、花果山片区等303条70余公里的背街小巷,建成广东路、巴彦岱镇2处人行过街天桥。

  从这些路的建设中不难看出,伊宁市城市建设理念已经从框架式发展到了精细化运作,更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从细枝末节处来满足各族群众的出行需要,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伊宁市住建局局长地力夏提·苏莱曼表示,城市建设要贴近民生,要从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入手,要把亮化、绿化、美化、净化与老百姓的家门口无缝衔接起来。过去,总是做好了大工程,可忽视了老百姓家门口两三米的距离,如今都要补回来,让老百姓生活在这座城市有一种舒适、幸福的感觉。

  据了解,今年伊宁市还重点开展了裸地硬化提升改造工程,背街小巷的硬化、亮化、美化和绿化工程,生态园林益民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市容市貌整治提升工程等。

  11月6日,记者在伊宁市伊犁河路与南环路交会处(恒大房产对面片区)的伊宁市纪念公园看到,经过4个月的建设,纪念公园的主体工程已完工。公园中央建有英雄纪念碑,碑高20.15米,寓意着2015年落成;从英雄纪念碑往下有60级台阶,寓意着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念日;公园内竖立的灯柱子高19.55米,寓意着自治州成立的日子;每盏灯由13个花瓣组成,寓意着伊犁有13个世居民族。据了解,该公园是伊宁市今年新增的4处公园之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住在纪念公园附近的居民阿依古丽·伊布拉音说,眼看着这一片荒地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公园,甭提有多开心了。

  去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由于缺水树木难以成活。一到春秋季节刮大风,到处都是灰尘。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公园,附近居民可以在这休闲纳凉了。

  家门口的环境变美了,城市越建越好了,市民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人在林中走,车在林中行。这就是伊宁市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今年,伊宁市新建了4个主题公园,加上原先建成的几大公园,伊宁市俨然成了一座园林城市。每个公园凸显的不同主题让伊宁市富有生机,人文气息浓厚。

  伊宁市城市建设从粗放式修路到精细化管理,从素描“骨骼”到雕刻“血管”,市民惊喜地发现,伊宁市已经变成了一个宜居、宜游、宜商、富有活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