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创新的几大难点

12.05.2015  17:35

  农业企业要自主研发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面临的首要的问题是资金问题。以种业为例,种业在中国是弱势产业,目前整个中国种业潜力在900亿~1000亿元,特别是在农作物种业方面能够实现的市场产值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包括已经上市的几家种业公司,营业能力也是非常有限,达到30亿的企业几乎没有,行业顶尖才能够达到1 0亿~20亿。最近几年,种业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一些种子企业的库存积压量几乎达到其两年的销售量,造成种业企业资金链紧张,出现亏损状况。此外,杜邦先锋、孟山都、德国KWS等国外种业巨头进军中国,使得国内种业公司竞争压力巨大,如杜邦先锋的先玉335几乎占领了东北市场,KWS几乎垄断了黑龙江北部地区等。在这样的背景下,种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更加困难。

  从政策而言,自2011年《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的中央8号文件发布以来,政府开始对种业发展给予重视。与此同时,连续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仅关注了种业发展,也着力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改革,推进农业创新资源向企业的倾斜。虽然国家层面种种信号表明政府将给予种业企业技术创新更多重视和支持,但地方政府大多尚未莲立政策扶持的细则。种业也从2011年8号文件出台后的“集体兴奋”中逐渐冷却下来。虽然在政策利好的条件下,一些大的种业公司已经加大了科研创新投入,但是在种业现状条件下,在短期内仍然难以实现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体的种业技术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国家虽然在科研项目上已经向企业倾斜,但是这些科研项目的设定往往还是由科研院所的专家撰写提出,仍然往往与生产实际脱节。未来如果能够让企业参与到国家项目课题设计中,将市场意志表达进入项目当中,这可能会有益于技术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解决。

  在科技人才方面,具备一定实力种业公司能够吸引到部分科技人才。但是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县级种子公司很难吸引到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以山东冠丰种业公司为例,公司总部位于山东冠县,很难吸引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即使是本科毕业生也很难留住。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往往期望在更大的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解决人才问题,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分公司.但是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这将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另一方面,相对于政府、事业单位提供的各类保障,当前大学生就业选择仍然偏好政府单位,农业企业科技人才吸引力严重不足,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短板”。因此,期望国家能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同工同酬、薪酬待遇等方面作出一些调整,使得人才流动能够实现更为合理的配置,实现科研人才最大化的价值。
此外,就种业而言,虽然最近几年也增加了一些简单的分子标签育种,但国内种业仍主要以传统育种为主。这造成了企业育种的低投入、低效率,培养优秀品种的概率不高,几乎是偶然事件。近年来种业出现的个别新的突破,被国外专家称之为“上帝的恩惠”,这足以说明我们与国际科研水平的差距。以杜邦先生孟山都等为代表的国际种业巨鳄已经实现了成熟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已实现信息化、工厂化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使新品种得以源源不断地产生。

  最后,目前国内种植资源大多集中在农业科研院所,如中国农科院国家种质资源库,其所收集的种质资源达30多万份。但是由于“重收集、轻利用”的原因,这些种植资源并没有转化成为商业化的种子:不仅是种质资源,科研院所也是国家的科研项目、科研资金等科技资源的主要持有者,但由于各方面综合因素,科研院所与农业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创新主体的更替,因此国家应当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使科技创新能够充分体现市场诉求,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