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边事做起践行民族团结

10.04.2016  14:49

  

      4月8日,邮区中心局家属院举行首届“踏青会”,大家为花园除完草后,进行趣味运动比赛。

     从邻里见面一句“你好”做起,从自身“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做起,从学习一句少数民族语言等小事做起……
        近日,我市各社区居民从家人、同事、朋友做起,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以各种“”行动加入到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中。
      团结从邻里做起
      4月10日一大早,在我市恒昌欧景名苑5号楼3单元301室,65岁的马志萍准备下楼参加社区的“民族团结大讲台”活动,见到每一个人她都会热情地问好。
        马志萍还邀请自己的“妹妹”阿力亚?塔力甫一起参加活动,下楼时,看到有人家门口有垃圾袋,她们会帮着拎下去。
      “四年前,马大姐搬到这里,是她让我们这个单元的邻居成了朋友。”阿力亚?塔力甫说,他们单元住了12户,共有4个民族,“之前,大家见面都不相互打招呼。
        马志萍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处好了,大家才能生活得更好。“我就从见面微笑打招呼做起,别人也会同样回敬我,一来二去就熟了,慢慢成了朋友。
      在马志萍的带动下,单元楼的居民都成了朋友,谁家做好吃的,都会分给邻居点,谁家有个事,楼道里喊一声,就会有人来帮忙。
        今年,富泉街社区将在辖区113个单元楼打造“邻里和谐,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单元,以邻里和睦促进民族团结创建工作。
      团结从自身做起
      4月9日,家住四桥社区的居民艾丽帕提?艾尼瓦尔来到社区,加入到社区民族团结志愿者队伍中,除了为社区提供各类志愿服务外,她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做好民族团结榜样。
        拿到志愿者绶带后,艾丽帕提?艾尼瓦尔就参加了社区的民族团结宣讲活动,她说,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加入到宣传民族团结活动中。
      艾丽帕提·艾尼瓦尔讲的是自己的身边人和身边事,讲到动情处,她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其实,只要咱们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从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做起,就够了。”艾丽帕提·艾尼瓦尔说。
      四桥社区社工委书记张彬说,目前已有50多名居民加入到社区民族团结志愿者队伍中,他们会将这些人进行排班分组,在社区长期从事民族团结宣传活动。
        团结从小事
      做起4月8日一大早,在康泰小区,67岁的努尔古丽·萨迪克穿上过节时的新衣服,她要去参加社区民族团结宣讲活动,讲自己身边的民族团结事。
        努尔古丽·萨迪克独自一人带着16岁的孙子生活,她说:“虽然儿子和儿媳妇去世了,但我身边还有很多亲人,家里没菜了,邻居谁家买多了就会送来一些,家里有事了,会有一群人来帮忙。
他们都说这些都是小事,不值得一提,但我和孙子很感谢这么多年来大家对我们的帮助。”努尔古丽·萨迪克说。
      77岁的曹玉珍是努尔古丽·萨迪克的邻居,曹玉珍无意中得知努尔古丽也符合“五七工”标准,就主动帮努尔古丽去申请。三个月后,努尔古丽?萨迪克的材料终于审批下来了。2014年,在社区的牵线下,两人成了民族团结对子。
        康泰社区主任王笑水说,在社区民族团结创建中,社区在居民中发起了“民族团结小事大家做”,目前加入到活动中的居民占社区总人口的90%以上。
      团结从维护大院做起
        4月8日,在邮区中心局家属院的“团结花园”,百余名居民举行了大院首届“踏青会”,除了一起为花园除草外,大家还进行了趣味运动比赛。
      75岁的王水说,家属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有222户居民700多人,由于物业公司资金不足,公共绿地被居民用棍棒绳子拦起来,种上菜成了个人的“自留地”,“篱笆搭起来了,居民之间的隔阂也有了。
        2014年,在四道巷社区工作人员和下派社区“访惠聚”工作组的帮助下,大院居民开始一起修剪补种树木,翻新土地、种草种花。
      王水说,让大家把“自留地”让出来,并不是所有人都配合,他就和几名老人跟着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做居民工作,“我就说一个理儿,菜地是一个人的,花园建好了是大家的。
        当年春天,院子树绿了、草青了、花儿开了,居民们开始在花园中休憩观花,下棋喝茶,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好了,居民经常义务到花园里除草、修剪树木。
      去年年底,大院居民一起给花园起了个名字:团结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