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投入285亿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09.01.2016  12:21

  红山网讯(通讯员  洪山)“十二五”期间,乌鲁木齐市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教育优先发展支撑首府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取得显著成绩,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涉及教育的创建教育强区(县)、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39项工作列入“改善民生”重点实事,全市教育投入达285亿元(2015年教育投入达70.42亿元),新建中小学校20所,幼儿园50所,建成市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128个城乡学校少年宫和8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北扩工程,市第1中、市13中、66中在城北建设了新校区,市8中在水磨沟区建立分校。完成132所中小学运动场提升项目;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年公用经费标准达到6200元;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贫困学生的全覆盖资助体系,2011年以来,落实两免一补、义务教育免学费、高中和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学生饮用奶计划”、农民工奖励金、内初班经费等资金61.7亿元,惠及学生457.84万人次。全市238所中小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6595个班级配备多媒体设备,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乌鲁木齐市学校健康卫生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上线运行,中小学生免费体质健康检查实现全覆盖。全市七区一县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五个区(县)先后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 

  基础教育提速提质发展 

  近年来,共有241所中小学结对捆绑发展,2000余名校长和老师在学校间交流,促进了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理念、学校文化、教学方式的融合提升。乌鲁木齐市还建立9个自治区名校长工作室,28个市级名师工作室,起到了管理队伍及师资辐射培养作用。为达坂城区、乌鲁木齐县农牧区学校开展送优质课下乡和送教研下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严格落实阳光招生“就近、划片、免试、分配”的政策,对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实行电脑配位,随机编班,均衡编班制度,从政策上引导学生及家长不想择校、不必择校、不能择校。普通高中招生实行保送生、推荐生政策,保送生、推荐生占第一批次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的50%。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3.67万人,占在校生的44.7%。加强示范性高中建设,乌鲁木齐地区有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19所,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28所。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15年普通高考录取率达92.09%。积极稳妥推进双语教学,开展双语教育规范化办学专项督导,全面掌握双语教学工作学情教情。区内初中班、高中班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继续在全疆保持领先水平。组织举办全市少儿双语口语大赛,选拔9名选手参加自治区决赛,3名选手分获自治区“优秀双语儿童”、“优秀双语宝贝”荣誉称号。 

  学前教育积极发展 

  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建、回收了一批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出台政策,严格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使用;规范一批资质不全的幼儿园,通过整改达到办园标准;实施以奖代补,2012年以来,落实中央、自治区财政发展学前教育资金6830.3万元,引导和支持民办、公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2015年,设立“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市、区(县)落实奖补资金3998万元,我市普惠性幼儿园有95所,惠及1.8万名学前儿童。 

  职业教育发展壮大 

  乌鲁木齐市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达到30%以上。投资14.25亿元新建了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市技工学校、财政职业学校、体育运动学校等一批职业学校新校区并投入使用。成立“乌鲁木齐职业教育集团”和11个专业指导委员会,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加强职业学校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达36个,20个专业实现中高职融通。开展职业教育“宣传月”和“体验周”活动,2015年完成了职业教育招生4000人。举办全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和中高职融通论坛活动,促进了职业学校学生、社会、企业共赢,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