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过春节:有一种传承叫合家团圆

17.02.2015  17:13

    亚心网讯(记者马蓓报道)家,是温暖的港湾。一年一年,每到春节前夕,人人归心似箭,只盼能回家与父母、亲人团圆。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唠着家常。陈祖瑞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也不例外,一大家22口人,无论天气多冷,离家有多远,过年回家吃团圆饭是不变的主题。

2014年大年初九,陈祖瑞过大寿,全家几乎所有人都来为老人贺寿。采访对象提供

    四世同堂初一团圆

    2015年83岁的陈祖瑞已经当上了太爷,全家一共22口人,四个儿子,十二个孙子,三个重孙子,最小的重孙子三岁。算起来,这个家族年龄最大的跟最小的差了整整80岁。“每年春节全家老小能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心愿了!”陈祖瑞说。

    吃团圆饭对这个大家庭来说可谓每年过年的一件大事,而陈祖瑞将团聚的日子定在大年初一。之所以选择在年初一聚会,是考虑到这个时间儿孙都应该能回家,全家都能聚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团圆。

    离过年还有两周时,陈祖瑞就开始催促老伴马春华和小儿子张罗年夜饭的食材,并挨个给晚辈们打电话,提醒他们过年务必回家吃饭。

    陈祖瑞说,一年就这么一次,天大的事都不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重要。虽然儿女们都告诉他,现在过年都兴在酒店订年夜饭,可陈祖瑞不怕耗时费心。在他看来,从买菜到做饭,所有的过程亲自动手,最终所有丰盛的饭菜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才有过年的气氛。这个习惯也因为陈祖瑞的坚持一直延续到现在。

    老伴马春华也一直支持陈祖瑞定的“家规”,在她看来,在家里最舒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一入腊月就开始准备,不在家里吃总找不到春节的感觉。过年,就要在家团聚,红红的对联、红红的年画、红红的蜡烛、红红的脸庞、红红的鞭炮,这才有一种过年的味道。到酒店吃饭,有的是机会。

    从全国各地赶回家

    上周,在外求学工作的孙子们已经开始打包行囊,准备返家。近到克拉玛依,远至北京、长春、台湾,在外求学工作的年轻人坐上回家的火车或飞机,就是为了回到爷爷奶奶身边,享用那一桌团圆饭,感受那无法割舍的亲情。

    几年前到澳大利亚留学的小宇认为,春节团圆饭不仅仅是一桌饭菜,更重要的是它像一根绳子,将一家人从各地拉到了一起。但为了省钱,在他乡的小宇一直利用假期打工挣学费,已经多年没回新疆过春节了。2015年,他终于能赶回来过年了。小宇说:“外国的同学问我,赶着买年三十前的全价机票回家,是不是为了领个红包,吃顿年夜饭。我跟他们说,吃年夜饭不是为了美食,而是为了那份亲情,一顿团圆饭能把大家庭的人和和气气地聚在一起。

    但惟一遗憾的是,2015年在广东汕头安家的陈维娜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回来跟家人团聚了。陈维娜回忆道,大年初一到爷爷奶奶家聚会,打她记事起就一直延续至今,已经有30年了。

    在陈维娜幼年的记忆中,年初一的团圆饭都是奶奶一手操持的。

    每年团圆饭,奶奶都会亮出她新学的几个好菜让儿孙们品评,但有几个菜是奶奶的拿手菜,每年必不可少,如回锅肉、糖醋鱼、红烧排骨、黄焖鸡等。奶奶认为有了这些菜,预示着来年生活富足、衣食无忧。

    后来,奶奶年岁渐大,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们就接过奶奶手中的炒勺,操持起初一的团圆饭来。

    团圆饭维系着亲情

    除了团圆饭,陈祖瑞和老伴给孩子们送首饰给孙子们压岁钱也是每年延续至今的传统。“2014年爷爷奶奶给妈妈和婶婶们送了4个金手镯呢!”陈维娜说。

    陈维娜说,在爷爷奶奶眼里,春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每年初一的团圆饭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初一一起吃团圆饭的习惯一直不变,陈维娜和爸爸妈妈也从未缺席。家里的团圆饭有讲究,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有凉有热,有荤有素,各自成双,讨一个“好事成双”的彩头。“现在我爸爸妈妈和叔叔婶婶们都已经成为爷爷奶奶,团圆饭也由当初一张圆桌增加到两张大圆桌。”陈维娜说,2015年,家里的团圆饭还将继续,叔叔们以及他们的子女和孙辈也会在初一这一天再次欢聚一堂,“时间在变,但是永远不变的是年初一这天浓浓的亲情。

    陈家的家教始终强调要尊重长辈、礼貌待人。陈祖瑞的大儿子说,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们要重视亲情,知恩、感恩、报恩。陈祖瑞表示,陈家每年吃团圆饭前还要祭拜祖先,目的就是为了知恩、感恩、报恩。

    “对我们家而言,这一年一度的团圆饭已经不只是一顿简单的聚餐,更是全家都要参与的仪式。所以,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我们家仍然保留了在家吃团圆饭的习惯。”陈家吃团圆饭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次普通聚餐,正如陈祖瑞所说,更重要的是一种亲情,陈家珍惜这种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