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京疆同心 共育人才

26.09.2014  12:11

  做好新疆少数民族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赴京培养工作,是北京市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师范大学作为全国和首都第一批承担培训任务的高校,自2011年3月份以来,分4期次接收新疆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学员685名,这些学员分别来自新疆和田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分为广播文化、双语教师、医学3个专业在学校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学习培训。

  贯彻首善标准,保障落实有力。学校党委按照“科学援疆、全面援疆、真情援疆”的要求,坚持用最高的政治责任感、最深厚的民族感情、最强的组织阵容、最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最优秀的师资配备、最有力的经费保障,以首善标准,举全校之力,切实把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坚持按需施教,提高育人实效。为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校先后6次深入和田县、乡、村开展专题调研,了解和田地区实际需要,结合学员未来岗位工作及其现有专业背景,发挥学校语言教学和师资培训的特色优势,整合学校中小学和幼儿教师教育资源,重点围绕汉语水平、专业技能、计算机应用以及综合文化素质提升等4个方面,采取模块化方式设置课程,配备优良师资,优化教学环节,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教学,努力提高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深化思想教育,增进“四个认同”。学校在强化专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同时,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增强新疆学员的“四个认同”意识。通过开设中华文化专题、中国人文地理等课程,加强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文化活动,开展了学习十八大精神、“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员把 “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与弘扬“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和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培养模式,构建长效机制。学校组建成立了首都师范大学京疆学院,这是全国高校中率先以培养提升新疆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再就业能力为目标的独立建制学院。同时对新疆学员的需求,启动“1+1互助成长”人才培养计划,一对一地结成互助成长对子,深入开展理论学习、语言训练、技能培养等互助活动,引导新疆学员与在校大学生之间建立起互相信任、互助成长的伙伴关系,使之成为一生的好朋友,进而增进民族感情,加强民族团结。

  截至目前,近700名新疆学员顺利结业返疆,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学校专门对用人单位组织了回访调查。由于学员们思想觉悟高、敬业精神强、业务能力好,基层用人单位对学员们“如获至宝”,首都师大的学员一度成为了“抢手货”。(李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