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周秀兰的“民情日记”为解百姓忧愁

05.11.2014  17:36

 周秀兰的民情日记本

    周秀兰在邻居李志文家里询问他家里棉花的采摘情况。图为周秀兰看到李志文两口子正在装棉花,赶紧帮忙把棉花往袋子里装。

     天山网博乐讯(记者李敏摄影报道)“秀兰,谢谢你的帮助,我终于有户口了……”10月19日,80多岁的博乐市达勒特镇套特哈日乌苏村村民王周氏拿着刚从派出所领回来的户口本,给该镇人大代表周秀兰看,感谢她帮助自己办理户口。

    翻开周秀兰的民情日记簿里,记录着这样一段话——2014年2月15日,村民王欢庆反映,他奶奶来新疆30多年了却没有户口,老家也没有户口,致使很多优惠政策不能享受,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片区5名人大代表在一起进行商讨,决定由我出面同镇派出所协商,最终派出所同意由老人家的儿子王孟龙出面写申请争取政府帮助,目前事情一切进展顺利。

    而像这样密密麻麻记录着待办事项的民情日记簿,周秀兰还有很多本,她告诉记者,“把老百姓想要做的事情、待办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真正帮他们解决问题,通过民情日记来进行,确保让每个村民满意,这都是我们人大代表要做的事情。

    当日,记者见到了周秀兰,瘦小的身材让人很难想象到她能够说服全村村民将村土地进行整合,抵押自家房产办理砂石料厂并且成立家政公司帮助解决村里富余劳动力就业,带领全村人共同致富,而就是这一系列的举措被村民称为“最美的女代表”。

    记者了解到,周秀兰所在的村人多地少,为了充分利用土地,2009年,周秀兰在走访入户过程中共查找梳理出了5个方面的热点问题,其中土地是制约村民生活水平的首要问题,经过调查,周秀兰决定实行土地整合,但是一些村民认为土地是农民的根,对于土地整合的事情都不能理解,再加上村里70%的土地都在河床边缘,每年都会因为河水,让一些庄稼受到影响,造成村民损失,因此部分村民害怕分到河床边缘的田地,产生了抵触情绪,周秀兰就和村干部、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并率先认领了河边的土地,最终得到了村民的认可。现在,全村的土地全部整合为大块条田,铺设了滴灌管道,实行统一的科学管理,节省了开支,增加了收入,并且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去年该村的人均收入就达到了13000元左右。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更好地听取民意,博乐市加大对人大代表建议意见的办理工作,推动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实行代表“民情日记“制度,要求代表倾听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将他们的意见一条条、一款款的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面材料,并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向镇党委、政府反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博乐市人大代表的‘民情日记’成为了代表活动的载体,人大代表通过日记梳理老百姓意见和建议,将他们所提出的建议有序地进行解决,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博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德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