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业去产能需内外兼修——人大代表为产能过剩行业把脉

09.03.2016  18:38
 

  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亏损645亿元,同比减少871.23亿元。在亏损榜单上,老牌国企酒钢、包钢、本钢、鞍钢、武钢占据了前五席,亏损额均在70亿元以上。而在前二十大亏损企业中,2015年由盈转亏的,竟多达15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时指出,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采取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完善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坚决遏制涉企乱收费行为。

  3月6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就“十三五”规划《纲要》答记者问时指出,从2013年5月份我国就叫停过剩产能,就不准再核准新的过剩产能的新上项目,9月份出台了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个指导意见。这两年,过剩产能的化解工作在持续推进,按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他表示,5年之内,钢铁产能要去掉1亿~1.5亿吨。

  两会中释放的上述动向,引起了来自全国钢铁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的广泛热议。

  全国人大代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

  用“环保利剑”砍掉钢铁多余产能

  “让环保约束真正成为治理钢铁产能过剩的‘一把利剑’,毫不留情地‘砍’掉不达标的钢铁产能。”全国人大代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波说:“包括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在内,去产能是当务之急。中央对我国经济问题看得很准,办法和措施都有,重点是怎么加快落实。”(下转2版)  (上接1版)

  2015年,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很多钢铁企业出现亏损,面临生死抉择关口,太钢效益也出现亏损,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李晓波认为,处置“僵尸企业”,使污染严重、长期停产、扭亏无望、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资金链断裂的低效产能、落后产能彻底退出市场,进而推动钢铁行业健康发展,成为钢铁行业的共识。

  “钢铁行业是典型的高碳行业,如何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钢铁企业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针对目前整个钢铁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李晓波说:“早去产能、早出清、早主动,有助于整个行业尽快转型升级。

  他强调,要对所有钢铁企业执行统一硬性环保标准,公平衡量所有企业,让环保设备配得齐,环保工作做得好的企业不吃亏。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倒逼相对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促进减量化调整。

  “政府可以以财政支持和贴息方式与金融机构合作,优先为环保达标钢铁企业提供贷款,帮助它们获得更大发展,让环保成为钢铁企业坚守的一道红线。”李晓波说。

  “企业人多,那是历史形成的,一个好的企业要有责任感,不能把职工都推向社会。”在李晓波看来,企业的出清、退出、淘汰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牵扯到很多事。1亿~1.5亿吨的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尤其要做好职工的转岗分流、妥善安置。

  但从全行业看,钢铁去产能已是必然趋势。《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指出,化解过剩产能,不仅要依法依规退出,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也要引导主动退出,鼓励企业通过主动压减、兼并重组、转型转产等途径,退出部分钢铁产能。对此,李晓波称,每个钢铁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需要强制淘汰的部分,如果确实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那就需要退出市场,太钢也不例外。

  全国人大代表、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历:

  “去产能”不能搞一刀切

  “我们需要平衡好‘去产能’和‘资源开发’的关系。”全国人大代表,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院长、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历说。

  就着力化解过剩产能等问题,唐历表示,去产能绝不能搞一刀切,攀钢不仅是一个钢铁企业,还承担着攀西钒钛资源开发利用的职责,“未来我们将不会再继续扩大钢铁产品的规模,但会通过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等方式达到去产能的目的,走精品高端路线。

  “攀钢连续亏损两年,去年我们减少了9000多人,今年还要减少1.5万人。”唐历表示,“今年分流的员工将主要集中在攀钢集团旗下的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分流方式包括内部退养、内部转岗安置,或采取竞争上岗,大部分员工将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一次性补偿。

  “我们做过统计,过剩的钢铁产能都是地方为了建设经济随意提高产量的结果,钢铁建设投资强度大、来得快,政府主导去产能是应该的。”他认为,钢铁产能更多应依托市场来调节,而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现在许多钢铁企业转型做非钢,比如金融、地产等,这或许也会导致其他行业过剩。”他认为,不同地域应满足不同需要,不同企业应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在产能上,从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攀钢已累计主动关停了300多万吨钢铁产能,“主要集中在产品结构差、环境污染大的产品,产能压缩量高达25%。”唐历表示,去产能不能搞“一刀切”,不同区域去产能的要求不一样,四川钢铁年需求量为2600万吨,而实际产能还不到这个数值,“四川需求还面临要从省外输入等问题,但对企业来说,现有产能品种结构不能满足产能需求,这就决定了四川钢铁企业在去产能过程中的方向。

  “企业应该更多地鼓励技术创新,甚至形成创新的长效机制,而不能一味依赖政府兜底。”他表示,四川钢铁企业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对已有产业的上下产业链进行衔接,以提供更合适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代富:

  钢铁行业改革核心在修炼“内功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代富认为,供给侧改革对钢铁行业是利好,企业只有扎扎实实搞好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才能发展壮大。

  2015年全国钢铁行业产量为11亿吨,市场消耗量为8亿吨,剩余产量为3亿吨,而多数钢铁企业释放的产能仅为七八成。冷钢作为湖南一家中小钢铁企业,去年产量为280万吨,但其销售量达到了790万吨。“这就是我们的市场。”陈代富认为,冷钢虽然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少,但企业能够在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找到自身的生存之道,是出于企业自身的自信。

  冷钢是1958年建厂的老牌国有企业,由于位置偏僻等各方面的原因,1999年被淹没于第一轮改革浪潮中。2000年开始的随后7年间,冷钢不断改革,最后定性为全体员工共同持股的共有企业。

  “体制机制转换以后,企业的活力得到了激发,员工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知道了在为谁做事,为什么要做事,该怎样去做事。”陈代富说,在冷钢,上至管理层,下至普通员工,均将自己定位于“城市中的农民”,只有自己做好事才有饭吃,无人存有依赖思想。这便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提高了生产力,最终体现为企业效率乃至效益的提升。

  “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是由于需求和产能不匹配,如今并没有找到产品能够替代钢铁,所以我们对行业是自信的。”陈代富认为,企业只有从实际出发,从产品质量、产品、区域、成本等方面进行准确定位,才能适应市场浪潮。

  “我们9年前就做了现在要做的事。”陈代富认为,今天的冷钢正是得益于2007年,提前布局改革,并占领了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何达平:

  发展非钢产品谋出路

  新钢股份投入16亿元,永兴特钢投入3亿元……在不少钢企选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来避险之后,全国最大民营钢企沙钢集团近日宣布,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在确保生产经营资金需求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使用不超过8亿元人民币的闲置资金择机购买理财产品。

  “这个是没办法的事情。主业利润减少,就要围绕投资、金融、物流等非钢领域做文章。”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钢”)副董事长何达平称,目前有的大型钢铁企业非钢利润已超过主业,沙钢集团预计在3年~5年后,非钢利润和主业利润齐平。

  各大钢铁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去年鞍钢股份、太钢不锈、酒钢宏兴等公司动辄数十亿元预亏,西宁特钢、南钢股份、柳钢股份相继被下调评级展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钢铁企业一片哀鸿遍野声中,沙钢集团逆势上扬,2015年全年盈利18.97亿元,在全国钢铁企业中排名第二。

  “以前说钢铁是白菜价,现在螺纹钢一斤1.9元,大白菜3块一斤,钢铁价比白菜价还低。供大于求价格就上不去。现在大环境不好,但我们也承受住了。”何达平称,由于淮钢主营特钢,产品结构相对合理,因此去年仍保持盈亏平衡,出口量在前年基础上还增加了50%左右。

  何达平称,淮钢得益于降本提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去年我们全员节本增效,指标分解到各部分、分厂、每个员工,每个人头上都有一项技术指标,立项有190多个攻关项目。

  对于外界广泛关注的钢铁企业去产能人员安置问题,何达平称,淮钢已经实行有3年~4年,去年力度很大,转岗了200多人。“我们不是把他们推向社会,而是在企业内部安置,比如原先给社会单位承包的保安、外线维修等岗位。原来的岗位5人减成3人,效率提升,在岗职工薪资也有增加。

  何达平还指出,对于退出企业兼并重组,应出台政策扶持,以免将大企业拖垮。比如能否考虑债转股模式,国家预先收购股份,等兼并企业5年到10年盈利后再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