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援疆助推昭苏全域旅游发展

12.07.2016  13:07
  第一观察

  7月1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接到通知:自治区产业援疆带动就业工作座谈会暨旅游产业援疆现场会将于13日在该县召开。一个地处高原、以农牧业为主的县,在产业援疆和旅游业发展方面有什么值得全疆关注?

  在解决了住房、教育、卫生、饮水、交通等民生领域的问题之后,江苏泰州支援昭苏县进入水流湍急的深水区。如何实现江苏优势与受援地实际的嵌入式发展?如何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有利于发挥当地主体作用的对口支援新模式?如何让对口援疆成果普惠各族群众?

  这是援建方和受援方双方不断思考的重要课题。幸运的是,江苏泰州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全域旅游。

  这思路效果如何?且看一组数据:自2012年至2015年,昭苏县完成旅游收入从11307万元增加到29769万元;A级景点从3个增加到5个;旅游接待人数从70万人次增加到107万人次。

   深水区之困

  援疆初期,住房、教育、卫生、饮水、交通等民生建设的问题成为各省市援疆的切入点和聚焦点。江苏泰州支援昭苏同样也不例外。

  然而,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找到一条既能发挥当地主体作用,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援疆新模式?这是泰州援疆前方工作组组长、昭苏县委副书记沙顺喜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具体到产业援疆来说,大家都知道其重要性,但产业最后是要参与市场竞争,要经得起市场检验。因此,选择一个产业作为支持重点,需要双方形成深度共识。

  想法是好的,道路是曲折的。正如昭苏县委书记钱志福所言:“资源优势要有真优势,市场潜力要有真潜力,产业要与当地人民群众就业增收形成真融合,所以选择一个好的产业来支持是不容易的。

  探路者的勇气是可嘉的。泰州援疆前方工作组和昭苏县委、县政府义无反顾跋涉前进。

  “如果搞工业化,农牧民是很难进入的,包括我们干部队伍要进入这些产业都很难。”钱志福说,“大美生态事关每一个民族的子孙福祉,如果是一个破坏生态的产业,群众是不会拥护的。

  钱志福的观点,引起了泰州援疆工作组的认真思考。经过反复调研和思考后,泰州援疆干部认定旅游业是一个管长远的产业,不仅切合当地实际需要,昭苏的群众更是对提高这个产业发展水平乐在其中。

  钱志福分析,昭苏旅游是成长出来而不是嫁接出来,天马节为什么越办越好?因为赛马本来在昭苏就有传统,少数民族群众能够找到自豪感,乐于在这个行业提升和创造,所以这个活动很容易搞起来,也很容易一点一点变成优势。

  在钱志福看来,全域旅游模式是依托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成长起来的一个产业。

  至此,援疆方和受援方形成深度共识,2013年昭苏县委决定推动全域旅游建设。

   硬骨头之坚

  深化援疆是共识,但做“资金援疆”易,做“产业援疆”难。

  昭苏之所以搞全域旅游的模式,因为昭苏的优势是一个整体,它和其他县市的一河一沟一山比起来,整个县域都是那拉提、喀拉峻,昭苏旅游资源的优势就在于大而广。搞全域旅游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跟伊犁河谷其他县市的旅游资源同质化。

  此外,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在景点旅游模式下,封闭的景点景区建设、经营与社会是割裂的,有的甚至是冲突的,造成景点景区内外“两重天”。全域旅游就是要改变这种格局,将一个区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

  推进旅游产业需要定力,急不得慢不得。急不行,因为它要遵循规律,它有自己的发展阶段,有交通、旅游市场开发、人的素质、旅游产品开发问题;慢不得,因为群众要奔小康,旅游界内部有竞争,如果不迅速构建自己的管理体制、产业规划和发展理念,就有可能在发展旅游业中走错方向,毁掉资源,并可能引发大量矛盾。

  “泰州援疆助力昭苏全域旅游,没有停留在做个规划、建个服务点上,而是深度地进入到了能够拉动农牧民就业、能够让内地游客来消费的层面,在深度合作上取得了成效,今后昭苏还要从泰州引进管理经验和管理人员。”钱志福说。

  “十二五”以来,江苏泰州援疆资金直接投入8.1亿元,带动社会投资5.5亿元。目前,昭苏已建成国家级旅游景点23个,研发旅游产品(商品)58类380余种,带动各族群众就业7160人,发展各项特色产业带领8000人成功脱贫。

   探路者之勇

  “刚开始搞全域旅游时昭苏的好多基层干部也不理解,抱着怀疑的态度在观望,也有领导问过我,这个思路对不对?基础这么薄弱,旅游投入是隐性的。生态、旅游、有机,话好讲,要做出成绩太难。”沙顺喜说。

  面对援疆深水区中遇到的新问题,泰州援疆工作组表现得勇敢、清醒而务实。

  助力规划。泰州援疆工作组投入资金700余万元,编制完成了《昭苏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全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等规划,形成了各类规划与全域旅游规划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助力公共服务。泰州援疆工作组加快推进道路、停靠站、观景台、生态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以旅游融合农牧业、服务业等产业,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沿旅游交通道路打造一批集停靠补给、休憩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

  助力景区创建。泰州援疆工作组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全力支持A级景区建设,目前昭苏成功创建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1个。

  助力智慧旅游。泰州援疆工作组支持昭苏县建立了旅游数据中心,景区之间实现了一卡通。

  助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成立昭苏景区管委会,组建旅游投资公司,实现旅游资源由企业投资、经营和管理。

  以旅游全域化战略,引领全民广泛参与。鼓励每个乡镇建成2个—3个特色体验点,扶持农牧民发展以民俗体验为主的农牧家乐、农家宾馆、文艺小分队、马队等服务项目,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

  以产业援疆为支撑,助推经济快速发展。三年来成功招引落地项目4个,投资总额达3.8亿元。江苏大酒店已建成营业;亚高原温泉城也已建成营业;中房牧业有机复混肥项目投销达效;昭苏县城南旅游商品一条街开发项目目前进入基建阶段,带动昭苏各族群众就业近千人。

  “选择旅游业,就业容量非常大,泰州援疆引进的温泉疗养城项目一次容纳180人就业,江苏大酒店一个旅游服务体吸纳500人就业。走出来工作一年的孩子很快学会了汉语,较快地融入城镇。”钱志福回看全域旅游的推进过程,感慨万千。

  在他看来,昭苏的发展方向也包括泰州产业援疆的方向问题已经解决,现在正是埋头苦干的时候。“不要以为经济后发地区没有好的发展路径,选准了适合的产业并且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同样可以走出一条康庄大道。”沙顺喜说。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
新疆着力培养5G技术技能人才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范琼燕报道:29日,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