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二五”·行业亮点巡礼:旅游业,为大美新疆增光添彩

01.12.2015  09:19
原标题:辉煌“十二五”·行业亮点巡礼:旅游业,为大美新疆增光添彩

10月25日,吐鲁番各景区门票销售总额突破亿元大关。这也成为新疆旅游业即将开启新一轮冬春旅游前的一个利好消息。

门票销售过亿元的背后是2015年吐鲁番旅游如火的热潮。到10月25日,当地累计接待游客282万人次,较2014年同期增长73%;门票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50%。

更令人欣喜的是,红红火火的吐鲁番旅游只是新疆旅游业在“十二五”期间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近5年来,作为新疆稳定和谐发展晴雨表的新疆旅游业,将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疆展现在世人眼前。

迈向战略性支柱产业

10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公布了2015年前三季度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其中,用“第三产业亮点频出持续发力,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的语句对第三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介绍中,旅游业又成为最先亮相的产业,并用“旅游市场持续升温”为其作结。

数字背后的事实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新疆旅游需求依然旺盛,旅游消费快速增长,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旅游业的增速已超过了GDP和第三产业的平均增速,成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靓丽的风景之一。

十二五”期间,是新疆旅游业实现向“战略性支柱产业”华丽转身的关键时期。

2011年,自治区召开了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自治区党委随后下发了《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自治区旅游局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一项一项推动,一件一件落实,自治区旅游业迈上了一个大台阶,旅游进入发展环境最优、产业化进程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旅游富民效果最突出的黄金期。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对新疆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持续上升,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实现了超“”追“”。到2014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650亿元,是2010年的2.1倍,相当于新疆GDP总量的7.02%,比2010年提高1.33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新疆旅游业继续“高歌猛进”: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5193.5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6.5%;国内旅游总花费798.85亿元。接待国际游客131.53万人次,增长13.9%;国际旅游消费4.60亿美元。

打造名副其实的幸福产业

乌鲁木齐的方家庄、石人沟、榆树沟,昌吉市六工镇,奇台县半截沟镇,玛纳斯县兰州湾镇……这些都是新疆各地脱贫致富的乡镇、村庄,旅游业成为其“点石成金”的“金手指”。

旅游业是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真正是“一业兴、百业旺”,既可直接扩大消费,还对交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会展等有明显拉动作用,对金融、物流、信息等新型服务业有积极促进作用。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收入增加4.3元。也正因为此,旅游业也是真正的富民产业。

近者悦,远者来”,这是新疆旅游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者’就是新疆各族人民,‘远者’是国内外游客。‘近者悦’是旅游产业发展惠及民生的具体体现,‘远者来’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支撑;没有‘近者悦’,就没有‘远者来’。”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李冀东阐述道。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幸福产业,为新疆各族群众积累财富、积淀幸福。

新疆旅游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旅游商品生产加工、旅游景区(点)、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等建设加快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到2014年,旅游从业人员约156万人,比2010年增加31万多人。

5年来,新疆累计落实5350万元民生工程项目资金,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目前,新疆农家乐达6000多家,星级农家乐1355家,直接带动农牧民就业5万多人。已建成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国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8个,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11个,建成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3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27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300个。

不断深入的旅游商品开发是旅游富民的一个重要渠道。“十二五”期间,新疆加快旅游商品开发速度,特别是加快开发“新疆礼物”旅游商品,逐步形成旅游商品品牌,推进旅游商品发展。已组建了“新疆礼物”运营公司,4家“新疆礼物”旗舰店和形象店正式挂牌运营,建立了“新疆礼物”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在上海、北京开办了“新疆礼物”展销中心。2015年,新疆举办的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销售额破亿元,旅游商品开发为农牧民依靠旅游致富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上升空间。

担当共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

一带一路”战略给新疆,尤其是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成为推动新疆旅游业大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把新疆南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文化和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的旅游产业不仅是中国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关乎“一带一路”战略的整体推进。

近年来,新疆旅游业继续已经形成的国际旅游合作的良好势头,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积极拓展国际旅游合作市场,担当起“一带一路”战略排头兵的重任。

新疆旅游业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密切沿线国家旅游交流互动,率先在全国举办了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国际性旅游发展会议,联合沿线14个国家发表了《“丝绸之路”旅游乌鲁木齐宣言》,推进国际旅游务实合作。

今年,新疆旅游业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心一地”方面不断取得喜人成绩。新疆旅游大厦(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中国旅游产业创新服务基地)建设全面开工,预计3年建成投入使用;俄罗斯医疗旅游考察团来疆进行了考察和洽谈;第六届新疆国际特种旅游节的活动之四国六方(中俄哈蒙)环阿尔泰山跨境特种游团成功首发;丝绸之路医疗旅游联盟正式成立,多国旅游企业成为联盟成员;首届丝绸之路旅游研修交流班塔吉克斯坦专题班在乌鲁木齐市开班……

10月13日—17日,自治区党委常委哈尼巴提·沙布开率自治区政府代表团出访哈萨克斯坦,就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在旅游交流合作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双方在推动尽早将哈萨克斯坦列入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促进中哈两国旅游便利化等方面达成了高度共识,并在建立旅游会商机制、互办旅游展会、共同开发旅游产品、进行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新疆旅游业将在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担负起排头兵的作用。

我们按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提出的‘特色为要,文化为魂,自然为基,人民为本’的要求,紧扣‘近者悦,远者来’的发展目标,砥砺前行、久久为功,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李冀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