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如一日 东华大学师生专业援疆大爱无疆

01.09.2015  15:44
  五年如一日,东华大学持续的专业援疆行动,让如今的“一带一路”充满动人的情怀。

  今年暑假期间,东华大学纺织学院36名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塔里木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7名本科生,以及部分教师组成的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第五期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援疆团,再次踏上了为期16天的援疆行动。

  如今,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让新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不仅有资源优势,还能促进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但是新疆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奇缺,基层干部和企业骨干纺织服装专业知识不足,阻碍着产业的发展。这对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的学生们而言,无疑是对口帮扶的契机。

  东华大学援疆团的成立是在五年前,时任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的邱夷平教授号召成立,当年2011年便正式组建第一期援疆暑期实践团,以发挥纺织学科优势为特色,打开援疆的新篇章。

  这一“说走就走”的社会实践一坚持就是五年,作为援疆团总指导的邱夷平教授每次都是亲自带队,他说:“2015年正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如今新疆正在大力发展纺织产业,而我们的学生对新疆的了解却很少,通过这样每年的社会实践,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国家纺织行业大发展地区的情况。”第五期援疆团团长、研究生张琳婕说:“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对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和支持,在了解新疆当地政府与企业的需求后,第五期援疆团总结前四期的援疆经验,将纺织服装课程培训与产业调研定为首要任务,让援疆实践活动落实到细处。

  搞纺织的怎么能不到新疆这个棉纺重地来看一看呢?在东华纺织学院留传着这样一句话。五年来,援疆团里有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很多海归的青年教师主动请缨加入援疆团;也有从援疆团的一名普通的援疆团成员,成长为了新疆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的专业教师;还有更多的学生因为援疆团与新疆解下了不解之缘……

  “调研找问题,培训有针对,破解真难题。”这是东华大学援疆团社会实践始终秉承的原则,他们始终对接当地政府、企业的需求,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

  东华大学援疆团副团长、研究生李东带着援疆团库尔勒第二分队的队员们,在巴州纤维检验所的配合下,走访调研了新疆巴州地区46家纺织服装企业,收回调研问卷29份。“经过调研发现目前巴州服装制衣企业都是小型企业,没有自主服装品牌,订单主要以校服、制服、工装为主,与内地服装企业相比竞争力较低且市场占有率低;面临员工稳定性差、面辅料采购途径少、订单量少等困难。”李东说,事实上,巴州地区没有织造和印染企业,造成了本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链上的脱节。不过,巴州地区由于棉花资源优势明显,棉胎企业发展较好,且原棉质量较优,市场影响力很大,棉胎产品主要销往西南地区、华东地区,不过融资困难、员工稳定性差、劳动力成本高等困难制约着棉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如何结合当今家用纺织品的发展趋势与新疆民族文化,从花纹设计风格上开发具有新疆特色的家用纺织品?在“互联网+”的时代中,如何发展线上新疆家用纺织品电子商务的新前景?”在培训课堂上,援疆团小老师抛出的这些问题立刻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家用纺织品的发展方向》这门课主要从原料选择,设计理念,营销方式三个方向上探讨新疆家用纺织品的发展方向。

  “东华大学援疆团不知不觉进入第五个年头,一批一批的年轻人,因同样的梦想,携手走在援疆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致敬曾屯垦戍边的援疆知青,用青春热血践行着知行合一的梦想。”援疆团的团长张琳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