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场劳模报告会传递正能量

26.05.2015  12:48
          劳模精神,不仅是一座丰碑,更是一种传承。从5月22日起,市总工会组织的“发挥正能量弘扬劳模精神”劳模事迹报告团,陆续走进社区、企业、学校、机关、乡镇,讲述劳模精神与劳模故事,影响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创业创新,传承一种劳模精神,激发我市各族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铁人”王进喜、“雷锋传人”郭明义……对于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来说,年轻时学习的劳模形象就是“老黄牛”那样,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在全国劳动模范马建新看来,这种精神啥时候都不能丢。
          马建新是一位邮递员。初入职时,他被分到了银川路投递班,负责新疆医科大学家属院小区及周边单位的投递工作。不熟悉小区路况成了他最大的障碍,为此,每天下班后他不急着回家,而是在小区转悠熟悉段道。
          哪些用户容易忘记取报刊、哪些用户是候鸟老人、哪些用户会经常出差……对于这些,马建新门清。在他看来,做好本职工作就四个字:尽心尽力。
          “‘老黄牛’的精神让我获得了荣誉,也收获了快乐。”马建新说,他的付出换来的是用户的赞扬,报刊续订用户稳定率达到100%,用户由最初的120户发展到1000多户。
          “大家好,我叫王璐……”这名具有银铃般的嗓音的人就是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王璐,我市2015年劳动模范。
          听众熟悉的电台主持人也有可能成为劳模?是的!
          我市的劳模评选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凯华说,早期的劳模评选,大部分是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型、创新型的劳模较少。现如今,劳模中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已成主体。
          无论是马建新、王璐,还是托里乡卫生院的李振西……劳模精神,不仅是一座丰碑,更是一种传承。传承一种劳模精神,凝聚一种榜样力量。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张明说,通过宣讲,拓宽劳模与职工群众联系渠道,增强互动性,提升全社会对劳模的认知感,引导全市广大职工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