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肉品厂到“互联网+”企业 看众创空间如何孵化传统产业

23.03.2016  10:57

  从一家年收入几百万、以猪肉产品加工为主的养猪场,变成A轮融资超2亿、被省长称为“互联网+农业”的明星企业,华腾公司华丽变身背后离不开孵化团队——凤岐茶社的运作。那么,华腾是如何被成功改造为“互联网+”企业,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呢?近日,凤岐茶社创始人傅骞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的专访。

  第一步:“富二代和大学生”组合将互联网基因植入传统企业

  华腾牧业是浙江省颇具规模的饲料生产企业,总经理沈建平有着多年的养殖经验,“公司拥有超大养猪场,也做猪肉产品加工,是一家传统产业里的传统企业。”但近两年,已有业务的市场饱和和竞争对手日益增多,打击了沈建平的“上市梦”。

  在山东、北京、浙江、贵州布局了13家“连锁”创客空间的傅骞有着多年的创服经验。“华腾上市需要‘包装’。”傅骞说,“传统行业中,一笔好生意和一个好投资标的是有差别的。大家觉得这笔生意挺好,但对风投来说不一定,没有成长空间不行,太稳也不行。风投讲求‘有风险才投’,这种风险也承载了升值空间。”

  拓展华腾的成长空间和引入风投,成了双方签约合作的核心。

  “在华腾牧业之外成立一家互联网公司——华腾食品,引入由‘富二代和大学生’搭档的年轻管理团队。”这是傅骞改造华腾的第一步:“富二代,本身就是创业者,有一定经验,家里人脉广泛,也有钱往里砸;大学生年轻,冲劲足,确保好的点子严格执行下去,落地好。”傅骞说。

  合作是相互欣赏的水到渠成。还好,虽然在传统养殖行业里,沈建平已经是“老大哥”,但在互联网领域,他还是刚刚起步的创业者。因此他会“抱着学习的态度”接受年轻人们的“创业指导”,随时记下大家的好点子,用在自己的养殖场里,帮助公司更加贴近互联网时代的市场需求。

  “众创空间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需要双方相互认可和共同努力。”傅骞说。

  第二步:“物联网技术+众筹”催火有机猪肉

  汽车进华腾牧业养殖厂,先要“被消毒水过滤一遍”;客人下车也不能乱逛,只能到监控室观摩。几年来,沈建平一直打“有机”牌——他固执地使用自制饲料,不使用各类抗生素和激素,这导致猪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发病率较高。

  “华腾猪场的底子不错。”傅骞虽然认可沈建平的牌,但也明白缺点:“好产品没找到对口味的人”和养猪流程不规范。

  “在生长过程中,小猪保持28度恒温、大猪保持23度恒温,并且,每天定时自动消毒防疫,实时智能感知猪的生长环境,并可结合专家决策库进行温湿度、光照度等指标的自动调整,确保猪始终处在最佳的生长环境中。这样8个月后它们就会出栏了。”农业物联网企业——果壳视界为华腾食品量身定制的“智慧农业感知管理系统”为华腾食品打造出几个“亮点”:

  “使猪生活在一个可精准控制的环境中,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出栏率;并同时实现了养猪场的‘减员增效’和全过程可追溯。同时,猪肉安全之后,猪的尿液和粪便实现可回收,并被打造成按瓶卖的液体肥和缓控释肥,形成一个循环农业链。”傅骞说。记者注意到,为华腾“贴心服务”的果壳视界也是凤岐茶社孵化成功的企业。

  今年春节期间,傅骞团队以“有机猪肉全过程可追溯”为卖点为华腾食品设计了CSA订单农业的模式,由消费者提前支付一笔钱,给华腾下订单,生产自己指定的猪肉,傅骞称之为“互联网众筹年猪项目”。沈建平没想到,春节期间,售价为48元/斤的华腾“有机猪肉”火了。尚未过年,该项目就为其完成2000余头年猪的销售,并同时带动库存香肠、腊肉等其他猪肉制品的销售。

  第三步:“轻资产扩张”模式让三方收益

  “互联网+”的台风,让沈建平的“有机猪”真的飞了起来,但这还不够。

  在沈建平的周围,有一批养猪场,他们的规模和水平虽然赶不上华腾牧业,但实现“小康”是没问题的。尽管如此,他们也垂涎于互联网的魅力,想搭顺风车。

  “我们通过‘智慧农业感知管理系统’这个技术支撑平台完成了对华腾牧业的改造后,让华腾食品反向收购华腾牧业的资产。”傅骞设计了一个“轻资产扩张”的模式,“华腾的周围也有养猪场,华腾的猪肉每斤卖48块钱,他们按照传统模式只卖18块一斤。我让大家用我的饲料、互联网技术,使有机猪肉满足产能,在我的平台上跟着我创业成功。对华腾牧业来讲,不用投资建设,却实现了快速地轻资产扩张。”

  “原来成立公司的时候,我觉得三年内估值上5000万就很满足了,但今年A轮的融资对我的估值超过了2个亿,出乎意料啊。”沈建平不是“轻资产扩张”的唯一受益者。原先那些养猪场的“小老板们”摇身一变,成为华腾食品的合伙人,赚钱并不比以前少;而傅骞所在的凤岐茶社因为与华腾食品的SA顾问协议,收取5%左右的佣金,也实现了盈利。

  “你们算是‘互联网+’明星企业啊。”1月12日浙江省长李强考察华腾食品时的这句赞誉让沈建平感觉到提气;而傅骞则遇到了新的挑战:春节后,山东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到凤岐茶社调研,临走时留下一句话,“咱省里养殖企业这么多,你能不能也改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