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是为更好凝聚共识

11.03.2015  14:08

   争论是为更好凝聚共识

  细心的人会发现,在今年全国两会讨论中,不时出现争论的场面。代表委员围绕某个话题深入讨论,互相补充,既有会心的赞同,更有激烈的争论。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反映民意、听取民众诉求的重要平台。很多民众关心的问题,不同人的看法显然不可能“统一”,而各位代表委员受人民之托,参政议政、履行职责,在讨论商议中,必然会有观点上的冲突和碰撞。

  亮明观点就会产生争论。对于各种意见和建议,只要是基于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无论是赞成的还是反对的、无论是多数人提出的还是少数人主张的,都应该允许反映和表达,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包容。

  一场争论,无关输赢,却无疑把道理讲清道明了。当然,争论甚至是“针锋相对”并不是人身攻击,也不是“互相拆台”,而是观点与思想的沟通与交流。因为代表委员们的知识结构、职业经历等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见解也不同。这种争论,能让更多人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更容易通过互相启发达成共识。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正是如此。

  其实,无论是地方两会还是全国两会,会上的争论渐渐多起来,特别是面对面的“交锋”开始出现,对公众来说,实在是一件好事。同时,这也对代表委员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代表委员有为国为民的政治责任感,更需要他们平时扎实调研,做足功课,做到“肚中有货”,才能在两会上发出有价值的“争论”。

  同时,代表委员们还要看到,争论声不仅在会场内,还在会场外:许多关注两会实时动态的网友、读者和观众,他们对于代表委员的提案议案,可能也有争论。不忽略他们的看法,听取民众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也应该成为代表委员们的“必修课”。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对代表委员们来说,既是职责所在,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能对事物的看法更全面,考虑得更周全,能集中更广泛的民意和民智,使随后出台的政策措施更完善更具可操作性。

  人民日报官微曾发布这样一条微博:“代表委员当铭记:你沉默,就是人民失语;你认真,民主才能运转起来!”代表委员通过扎实调研、认真思考、大胆探索、及时总结得出的观点,在“最高殿堂”亮明出来,本身要寻求最大公约数、更好地凝聚共识,汇聚起改革正能量。我们期待,本届两会期间,可以听到更多代表委员们思想和观点的争鸣,两会也将因这种“交锋”而更精彩。(侯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