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文明城市,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16.01.2015  16:12
          (记者郭军鸽)2017年,乌鲁木齐力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和广大市民有何关联?如何让文明之花开在城市的每个角落?如何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实惠……为此,乌鲁木齐晚报记者专访了市文明办副主任马仲福。 

  记者:乌鲁木齐市何时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的? 

  马仲福:2011年3月,市委、市政府作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决定,2014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2017年力争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用6年时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记者: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于乌鲁木齐市意味着什么? 

  马仲福: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反映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最高荣誉称号,是全国最具有价值和影响力、各城市竞相追求的城市品牌。力争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是为了一块牌子,而是追求更高品质的城市文明和生活,实现城市建设与发展、管理与服务综合水平的提升,市民生活文明和幸福指数的提升。 

  记者:创城和广大市民有何关联?市民又能够享受到哪些实惠? 

  马仲福:毫无疑问,人们来到一个城市,首先是通过城市的卫生状况、市容市貌和环境质量等直观感受,来判断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建设水平、城市环境的提升与每个市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例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构建优良交通秩序、降低空气污染指数,改善小街小巷设施等都是创城工作的重要内容,无一不关乎着市民的切身利益。 

  当我们解决了温饱,解决了衣食住行之后,人们就有更高的需求。“创城”就是要打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这本身和人们的需求满足是连在一起的,或者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我们“创城”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文明城市创建,市民人文素质提升了,关系越来越融洽。比如每年中考、高考、雷锋日的时候,很多私家车、出租车见到有老人、孕妇、考生,都会顺道送一送,这种自发的行为,就是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简单地说,“创城”就是大家把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变成一种自觉意识、自觉行动、自觉创造。在共建我们的美好家园过程中,让大家有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共同为这个家倾一份情,出一份力,做一份贡献。换个角度来看,文明城市是一个响亮的名片,对于招商引资、旅游产业的发展、城市之间的发展竞争,都是一块金字招牌。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市民。 

  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每天都会外出,如果你一出门发现地面干净了、草绿了、天蓝了、交通顺畅了、服务窗口质量提高了……你说,生活在这个城市里,你能不舒心幸福吗? 

  记者:如何提高文明城市创建的有效值和市民参与度? 

  马仲福:此前召开的乌鲁木齐市委十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到,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道德模范”“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引起较大反响,军政军拥共建成为首府鲜明特色,我市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市将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突出抓好文明服务、文明秩序、文明环境建设,实施文明创建细胞工程,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建设以人为本、人心向上、有品位有特色、充满活力的“首善之城”。 

  内塑素质,外塑形象。创城不单单是政府的事情,市民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主体,需要被广泛地调动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多措并举抓创城,通过开展市民文明教育,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等“虚功实做”,潜移默化地让文明成为一种常态。例如已经启动的“道德模范”“美德少年”“最美乌鲁木齐人”“文明户”“文明出境游”等评选活动,通过身边的凡人小事,传递质朴实在的文明力量,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 

  同时,加强舆论引导,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你喊的声调再高,没有具体行动,那是没用的。从这一点而言,近期晚报“城市啄木鸟”随手拍活动就非常值得提倡。文明城市创建受惠的是老百姓,动力也是老百姓。号召发动全市的市民,参与到创城中,曝光不文明行为、鼓励文明现象。 

  大家都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大家看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在监督他人的同时,也督促自己进步,使人和人之间关系更和谐。 

  冬季寒冷,一些单位、企业会邀请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等进屋喝杯热水或歇个脚。今年,自发参加这类活动的企业、个人更多,而且不只喝水歇脚,还增加了定期邀请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吃火锅、发放暖贴等。这就是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路上,人人都亮出承诺、晒出态度,争做一名合格的公民,那么这个城市就是个有文化、有感情、有温度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