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中国梦的兵团篇章

10.10.2014  05:05

   盛夏金秋,在乌鲁木齐水磨沟公交车站,徐善余手执盾牌、正在佩章执勤,作为一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兵,他们和其他团队组成的维稳力量一起职守在首府的维稳一线;而远眺祖国西北边陲的千里边境线上,无数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边境团场星罗棋布,如同祖国的眼睛戍卫着边防……60年来兵团人用忠诚和热血为祖国和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仗剑扶犁的270万兵团人如今愈来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在新疆组建担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

   60年来,兵团遵循“为新疆各族人民大办好事”的原则,担当起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作用;履行生产队、战斗队、工作队职责要求,屯垦戍边、艰苦创业,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维稳戍边——战略作用不可替代

   “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叶儿壮,守卫着边疆……

   60年前,党中央依据新疆实际,决定创建一支肩负屯垦戍边使命,开发建设大西北的特殊部队。1954年10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生产部队10万名官兵集体转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此,西北边防有了一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

   今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新疆和兵团考察指出——兵团存在和发展是长远大计!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新时期兵团发展有了新定位新要求—— “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这是新疆长治久安对兵团的现实需要,更是兵团存在发展的战略价值所在。

   如同他们艰苦创业的过去,一个甲子也是兵团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60年。

   兵团成立至今,已拥有14个师176个农牧团场。兵团民兵担负着全疆及兵团辖区重点目标的巡逻警戒任务。

   共和国不会忘记——兵团成立之初,兵团民兵多次参与打击分裂分子。1962年,伊犁、塔城先后发生边民越境事件。根据国家部署,兵团调遣了1.7万余名干部职工施行代耕代牧代管,并迅速在长达2000多公里的边境沿线建立起纵深10到30公里的边境团场带。迅速控制了局势,稳定了社会秩序。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兵团特殊作用愈加显现。

   1990年初,兵团在20多天内,组建了数万人的应急力量。兵团民兵发挥就近就便的优势,快速反应,与武警部队和各族群众携手联动,共同打击暴恐,维护了社会稳定。2009年在乌鲁木齐,兵团迅速组织民兵担负起执勤、巡逻和对重点目标的守卫任务。

   当前,兵团正着力建设全国一流民兵队伍,建立融生产训练执勤应急于一体的民兵常态化轮训备勤机制。兵团进入综合维稳戍边能力显著提升时期。

  边疆建设生力军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屋后头,边境线上牧牛羊,界河边上种庄稼。”——兵团人屯垦戍边的生活写照,令人肃然起敬。兵团成立之初,充分考虑到各族人民的利益,团场连队选择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沙漠边缘、边境一线创业。

   然而就是在这里,火热的建设大军吸引了全国大批优秀青壮年、复转军人、知识分子、科技人员等加入兵团行列,投身边疆建设。10万人、20万人、100万人……中国屯垦史上人口大汇集令人慨叹。现如今,兵团总人口由组建初期的17.5万人发展到270万人。

   在这里,一代代兵团人实践着“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广大军垦职工扎根边疆,同当地各族人民一道,把亘古戈壁荒漠改造成生态绿洲,开创了新疆现代化事业。

   在八九月份北京国家博物馆兵团历史展上,全国劳模徐立汉笑脸盈盈的照片让人印象深刻。这个兵团建工师高级工程师说:1960年兵团成立六周年时,他是上海交大分到兵团的毕业生之一。那时新疆在人们印象中遥远又荒凉,然而他说就是走到祖国的天涯海角,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劳作生息的地方!他毅然踏上了西行的列车……多年后当央视主持人周涛采访他:“你现在事业有成,想不想回上海?”他感慨地说:“这里融入了我的青春和毕生精力,我爱兵团,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在场的人不禁泪湿眼眶……

   老一辈兵团人见证了兵团白手起家的不凡路程。60年来,兵团人克服罕见的生存生产困难,报效国家,在亘古荒原创造出人类奇迹。在一代代兵团人辛勤劳作下,一座座军垦新城拔地而起、一个个现代化工业企业盎然屹立……

   60年来兵团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兵团参与了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塔里木河等流域开发,开工建设了一批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形成了大片灌区。建成了贯通垦区、通达连队的公路网络。建成了光伏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实现垦区电力全覆盖。

   兵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了全国重要的优质棉基地,总产占新疆的41%,全国的五分之一。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92%,棉花机采面积占棉花种植一半以上。

   兵团着力构建优质农产品深加工和矿产资源转化两大基地,在纺织服装、农牧机械等六大支柱产业上,形成了天润乳业、伊力特酒业等108家大中型企业,其中天业集团和六师煤电年销售收入过百亿,成为兵团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石河子、阿拉尔等7城即是兵团建设发展的缩影。2013年其中6座城市实现生产总值占全兵团的41%,成为带动师(市)经济发展核心。与此同时,上百个团场小城镇遍布全疆。兵团城镇化率已达62%。高于全国和自治区水平。

   在天山南北,如今兵团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兵团从传统农村生活方式向现代城镇文明生活转变。

   2012年底,兵团各农业师更名,一字之别,标志着兵团进入新阶段。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说,兵团经济结构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大变化,“”字已不能概括当代兵团的经济特点——2013年兵团实现生产总值1499亿元,与1954年相比,增长220倍。

   目前兵团生产总值占自治区比重达到17.6%。人均生产总值位居西北地区前列,达全国中上水平。

  加速融合共发展

   多年来,中央财政对兵团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自治区向兵团划拨土地草场水利矿山资源,出台适用政策,支持兵团开发。全国各省市以对口的形式向兵团提供了资金技术人才支援,对兵团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兵团高度融入新疆社会,长期与地方各民族毗邻而居、守望相助,构成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嵌入式”社会发展模式,做到了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兵团成立以来,在戈壁荒滩植树造林,开垦良田,一道道农田林网、一片片绿洲显现;在两大沙漠边缘建设绿色屏障。兵团推进生态建设,再造出秀美边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兵团进一步发挥生态卫士作用,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有效地防治了风沙侵害。

   在实现兵团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所在地区的发展。兵团医疗机构常年组织医疗队深入地方农村牧区巡回医疗,防病治病,送医送药……90年代以来,帮助地方建设“双语”幼儿园“双语”学校,培训“双语”教师。1999年开始,连续14年在北疆57个团场,接收来自南疆32个县2000多名基层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培训……兵团对37个少数民族聚居团场近年来共实施建设项目114个,总投资10.8亿。

   进入21世纪后,兵团与地方大力发展融合经济,建立起经济联合体87个合作项目200多个。

   这些举措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各族人民大团结。兵团为实现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共同繁荣而奋进。(本报记者 张晓艳)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
穿梭在墩吾斯塘村的“最美逆行者”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卡点值中国新疆网
新疆着力培养5G技术技能人才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范琼燕报道:29日,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