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研究

03.05.2016  18: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着眼于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着眼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围绕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讲话,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党的建设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的党建理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毛泽东党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是新时期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指导理论。坚持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对于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意义。

一、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及实践作用

(一)在思想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于一个执政党而言,顺应时代的潮流,永葆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这条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个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是党的思想作风的核心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党的思想建设,他强调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二)在政治建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它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在党的建设中居中心地位。我们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长期以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强调,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和各项任务。

(三)在组织建设方面,强调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强调加强党的团结,要靠铁的纪律;强调从严治党,关键是治吏;强调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组织建设工作,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注重“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十八大以来,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面对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提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党建关键在人。他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这一党的历史经验成功运用于组织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围绕选人用人、好干部的培养使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首先,分析说明选人用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要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其次,明确指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即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第三,突出强调成长为“好干部”的两个条件: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最后,清晰阐明了把“好干部”用起来的制度保障,即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

习近平同志面对新的形势,还特别强调了要从思想上、根源上抓党员干部的教育。提出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领导干部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领导干部学习,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要善于挤时间。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总之,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四)在作风建设方面,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强调工作作风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强调解决“四风”问题

作风建设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党的十八大召开不久,党中央带头制定和严格执行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习近平指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在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上,他认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在作风建设的制度保障上,他要求要通过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破题,为作风建设形成长效化保障。在作风建设的具体要求上,他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站稳党性立场,维护人民利益;二是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觉远离那些庸俗的东西;三是实实在在做人做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四是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

(五)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

习近平反复强调反腐败的重要性,把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基本要求方面,凸显“”、“”二字,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在战略部署方面,凸显“制度”的重要性,既从根本原则上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又从实践层面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在目标任务方面,凸显“零容忍”的态度,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六)在制度建设方面,强调建立加强党的建设的长效机制。

制度建设贯串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全部方面,是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各项建设的根本落脚点。习近平强调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他的制度建设思想除了体现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等著名论断外,主要着眼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建立“什么样”的制度,提出“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他认为,“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确保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①]二是着眼于增强制度运行的效力,提出“制度硬约束”的思想。他指出,“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使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习近平制度建设思想充分体现了,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过程中要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执行制度必严、违反制度必究,让党内各项法规制度刚性运行起来。

二、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基本特点

习近平遵循党的建设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历史潮流,在他的党建理论和实践中体现出十分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系统性、创新性、实践性、规范性等四个方面。这些特征既是对习近平党建思想特征的概括总结,也是习近平党建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基本遵循。

(一)系统性

首先,从整体上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全部党建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客观上要求必须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保持党组织自身肌体的健康。“中国梦”是引领党的建设的战略出发点,党的建设的落脚点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早日实现“中国梦”。

其次,从逻辑上看,习近平的党建思想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各项内容之间张弛有度。“中国梦”是战略出发点,“五项建设”是主要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践途径,“四种精神”是灵魂支柱。这四个方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整体。

最后,从系统诸要素上看,古今中外文明成果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宝贵理论资源。习近平从历史资源中汲取养分,提出要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一方面借鉴世界各国反腐倡廉的有益做法,另一方面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

(二)创新性

1. 执政党建设目标的创新 。党的建设目标,是执政党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科学回答,是党的性质宗旨在不同斗争实践或执政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革命战争条件下,毛泽东提出要把我党“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任务,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十四大以后,江泽民提出“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十六大后,胡锦涛提出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习近平从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要求出发,提出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新要求,这与党的建设目标既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

2. 执政党建设内容的创新。 习近平党建思想中提出很多新的观点,例如,关于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和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思想;关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执政党的责任担当思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忧党思想;关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思想;关于“抓住改进作风来推进党的建设”的思想;关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关于“好干部”的培养选用的思想;关于“教育实践活动要见物见人”的思想,等等。上述这些思想都是在继承我党党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和实践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3. 执政党建设方法的创新 。在党的建设史上,我们党积累过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设经验和建设方法。在延安革命时期开展的“整风运动”,改革开放初期的“整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党员重新登记活动”以及后期的“三讲教育”活动,新世纪初期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开展的重要活动,凸显的是“教育”和“实践”相统一、相一致,即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增强实践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广大党员接受教育、提高党性修养。

(三)实践性

1. 习近平党建思想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列宁曾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应该说,习近平党建思想的产生首先是实践的产物,是他本人在担任地方领导期间,尤其是到中央工作后,在集中精力抓党的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新思想和新思考,从根本上说是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社会实践的产物。

2. 习近平党建思想是在实践中发展的。 习近平党建思想是开放包容的动态体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和发展的思想体系,其中有不少的思想都是在现场考察和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概括、归纳、提炼出来的,也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升。

3. 习近平党建思想对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习近平党建思想中的战略思维,不仅对党组织自身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对于党的其他各项工作如经济建设工作、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国防军队建设工作、先进文化建设工作等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只有建设好我们的党,才能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才能够有效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规范性

1. 注重党内各项制度建设。将党的各项建设上升到制度层面,用规范、严格的党内制度治党、治吏。 在改进作风方面,习近平指出要把围绕为民务实清廉,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作为重要内容。在基层党建方面,习近平指出要建立严密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制度,推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习近平认为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干部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等等。

2. 注重用宪法、法律、党内法规规范党组织的组织活动和治国理政实践。 从国家规范的角度看,宪法高于一般的法律和党内的法规,因而“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从党内规范的角度看,党章是党内的根本大法,高于党内各项法规,因而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必须认真学习党章、严格执行党章。从国家规范和党内规范相结合的角度看,我们党“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

3 . 注重制度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习近平指出: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确保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对于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制度要狠抓落实,对于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要修改完善或废止、重新制定。

三、关于习近平党建思想重大现实意义

习近平党建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最新探索,是在新时代条件下党要管党、治党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一)从理论层面上看,习近平党建思想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中国化的新境界

纵观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和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的胜利,并成功开辟中国的道路,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我党的历史方位和自身建设的实际相加和,与时俱进,注重理论的先进性。毛泽东同志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适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开启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上迈出了新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征程中,习近平同志用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讲透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哲理,用富有民族性、时代性的思维破解了马克思主义遇到的时代难题。

习近平遵循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自身建设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和新论述。例如“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②]习近平同志把“人民幸福”纳入到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范畴,是对我们党的执政宗旨的深化和拓展。习近平对“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判断,充分体现了对机关党的建设的特殊重要性的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方面,习近平同志还提出了“制度建党”思想,即“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③],从制度层面回答和解决了“为什么要用制度以及用什么样的制度”建设好我们的党的问题,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党建思想事项了执政党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里程碑式的伟大贡献,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品格。

(二)从实践层面上看,习近平党建思想为“新的伟大斗争”、“新的伟大事业”和“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行动的指南。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人类社会不断推向前进。”[④]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⑤]。而“伟大的斗争”的过程就是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深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过程。取得各项斗争胜利的关键在党,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正如习近平所言:“把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在履行执政为民、执政兴国历史使命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⑥]习近平党建思想体现出对“新的伟大斗争”、“新的伟大事业”和“新的伟大工程”高度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是斗争实践、社会主义事业以及执政党建设的行动指南。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回顾和研究习近平党建思想,为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对于加强党内民、维护党内和谐、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石俊)


[①] 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上的讲话

[②]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234页。

[③]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求是》,2013年第22期。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462页。

[⑤]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

[⑥] 习近平.新中国60周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学习时报,200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