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雅玛里克昔日石头山今日生态园

26.08.2015  19:20

  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民间称妖魔山。据说,妖魔山的称谓源于一段传说。

  妖魔山是天界里的青烈龙所变,与遥遥相望的赤龙所变的红山是亲兄弟,因触犯天条,被打入凡间。那时乌鲁木齐河却经常泛滥成灾,百姓以为是二龙作祟,就在妖魔山和红山上各造一塔镇妖,以祈平安吉祥。

  20年不断植绿美化环境

  1995 年,雅玛里克山绿化改造工程提上了日程,安利胜成为了绿化“荒山班”的班长。当年秋天,考虑到雅山镇妖宝塔东北侧的土质较好,离水源也近,安利胜和同事们在那里试种下了第一批树苗——100棵大叶榆。

  从那年开始,每到三月,安利胜和同事们便踏着积雪在雅玛里克山上忙着放线,为春天绿化植树做准备。由于山上没有路,种树时所需的土都靠大家一袋一袋地扛上去,灌溉用的水也是人工用水桶运上去的。

  1996 年,沙依巴克区政府提出“绿化雅玛里克山、建设绿色人居环境”的构想。就此,雅玛里克山造林绿化改造工程序幕正式拉开。

  铁锹、十字镐、榔头……成千上万的部队官兵、企业职工加入义务种树行列,硬是让一株株、一棵棵树苗在雅玛里克山上扎了根。每年,带着上千官兵种树的沙依巴克区武装部政工科科长马宏斌深有体会。每年春天和秋天,雅玛里克山脚下到处红旗招展,伴着嘹亮的军旅歌,满山都是忙碌的官兵,排起一队队长龙,从车上卸下树苗,一棵棵传到山顶,从山顶往下一点点播绿。

  荒山绿化,水是关键。雅玛里克山开发中心主任徐世吉说,为了解决绿化用水,沙依巴克区政府对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把荒山绿化与污水资源利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一举措,为西部干旱地区资源化利用及干旱型绿洲城市的建设开创了先河。为最大限度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采用水平沟漫灌、滴灌等多种灌溉方式,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已安装滴灌3000亩。

  从2000 年以后,树根带土球、搭遮阴网、新型药剂使用、喷滴灌技术的运用,更是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如今成活率在99%以上。经过二十年的植树造林,累计造林绿化面积26300 亩,植树73 万余株,树木品种70 余种,这里的绿化对于乌鲁木齐市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如今遍布绿树鲜花

  昔日的荒山秃岭不仅绿了,而且美了,更有了山的灵秀。

  在雅玛里克山脚下长大的罗克家说:“你看这草和树,像是给山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哪还能刮起土来呢!

  77岁的罗克家说,以前常有人在这里开山、放羊,人挖羊啃把本就不多的植被破坏个精光,只要一刮风,漫天的黄土遮天蔽日,多年来常见的鸟类几乎绝迹。而现在各种鸟儿也都回来了。

  随着环境的改变,很多上山晨练的居民还能看到呱啦鸡旁若无人地穿行于草丛。安利胜说:“除了呱啦鸡、刺猬、蛇等动物在这里安了家,还有很多叫不上名的野生动物。

  2004年,由广大市民投票评选,雅玛里克山以“妖魔山”的传说和优美的环境被评为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一。2012年市委市政府将雅玛里克山纳入“五山一园”建设范围,这给雅玛里克山的发展提振了信心,带来了希望。

  沙依巴克区园林管理局局长李锦霜说,雅玛里克山一直免费开放,因为许多老百姓为了雅玛里克山的绿化洒下了汗水。现在,每天大约有上万人上山晨练,在旅游旺季,每天外地游客达3000多人。

  说起雅玛里克山今后的绿化,李锦霜说:“按照市委‘统一规划,绿化先行,分片改造,综合开发’的16 字方针,逐步将雅玛里克山建设成为集旅游、度假、休憩、娱乐为主,并具地域特色的一流休闲生态旅游度假区和乌鲁木齐的‘后花园’。

  随着城市的发展,雅玛里克山开始种树形更美观、四季树叶颜色更丰富的树种。绿色乔灌木逐渐被开花、彩叶植物取代。

  据有关部门研究测试,1公顷绿地森林每年可以吸收城市中氮氧化物380公斤,为减少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绿色植被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监测部门统计,来自雅玛里克山的降尘量与1997 年相比每月每平方公里减少1.7 吨,每立方米总悬浮颗粒物降低了0.15毫克。

  多年来,乌鲁木齐人坚持植绿,让乌鲁木齐这个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内陆城市充满生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提高了近11%。2014年1月,乌鲁木齐市获得了住建部2013年国家园林城市正式命名。

  从妖魔山到雅玛里克山,从二龙相斗到山羊之家,妖魔山变绿描绘出的正是乌鲁木齐未来的新画卷。(梁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