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问题牛肉丸闻风下架

13.11.2014  14:14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滚艳 杨斌摄影报道)检查产品包装、查看营业执照、从进货票据上寻找货物来源,11月12日,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工商局红山工商所的工作人员针对本报报道的“牛肉丸”事件,对辖区市场进行检查。

    11月11日,《 牛肉丸里没牛肉,到底啥“丸意儿 》一文中,提到牛肉丸的忠实粉丝在吃牛肉丸的过程中发现市面上的牛肉一公斤价格达到60元,但平常吃的牛肉丸价格却只有20元左右。就在市民担心牛肉丸的质量问题时,记者对乌市的牛肉丸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市面上的一些牛肉丸里根本没牛肉,除了在包装上作假外还靠牛肉丸精来制造牛肉味。

    “牛肉丸制作中竟然有这么多黑幕,太不可思议了!”该新闻见报后,“牛肉丸“事件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

    11月12日下午,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工商局红山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对红山市场内销售牛肉丸的商户展开了一番规范检查。但结果发现,时隔一天,原本出售的牛肉丸纷纷下架,只有一家包装袋上写着“撒尿肉丸”的店家依旧在出售。

    “你们有撒尿牛丸吗?”打开冰柜工作人员问道,“我们这里只有撒尿肉丸。”老板拿出之前给记者推销过的丸子改口答道。“进货的发票和记录在吗?给我看一下。”拿过进货发票,只见上面写着“撒尿牛丸”的字样。“既然没有牛肉丸,为何进货的发票上写着撒尿牛丸呢?”工作人员又问,“我们从东宝市场进来的确实是撒尿肉丸,不知怎么发票上成了撒尿牛丸。

    为了确保市民的饮食安全,红山工商所所长吴镝建议:“地摊上的东西虽然价格低廉,但质量没法保证,出了问题也不好解决,建议市民最好到正规店铺中购买产品。购买前最好查看一下产品的信息,如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万一买到了问题产品,可以将购物小票和产品一起留好作为证据,到辖区工商所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