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节后家政用工荒让客户都慌了

19.02.2016  12:06

  (记者段小利报道)春节过后,用工市场迎来了短暂“用工荒”,乌鲁木齐市家政行业也不例外。虽然上班族已开工数日,但回来的务工人员却不多,导致几个客户同时抢一个保姆的情形,有的家政公司的预约名单都排到了七八月份。

  保姆月嫂走的多回来的少

  “今年人手挺紧的,往年春节假期一过,返乡员工基本上就回来了,可现在上班四五天了,只回来了四五个,其他的还没消息。”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的合伙人陈女士说。该公司的家政服务人员以湖南、四川、甘肃外来务工人员为主,自去年9月注册以来,旗下登记的月嫂和保姆有三四十名。

  “这段时间,本地保姆差不多都到了,但外地回来的人很少,有几个来了打个招呼就又走了。保姆和月嫂这行非常辛苦,大家不远千里来乌市打工,工资不理想,往往就不愿意干了,可能直接不回来了。”陈女士说,目前公司保姆工资一般都在3500至4500元,月嫂工资5000元至8000元,但还是留不住人。

  其他几家受访的家政公司负责人也表示,保姆、月嫂年后流失现象严重。“我打电话准备问保姆啥时候能回来,对方连电话都不接。”一位负责人说,公司现在也在到处招保姆,但情况不理想。

  今年43岁的月嫂张晓玉家在甘肃,她在电话中说正考虑是否继续干下去,“之前每月能拿到5000多元,觉得工资挺高,回老家过年发现老家这边的工资也不低,我不想跑那么远了”。

  招保姆比招高级技工还难

  节后月嫂、保姆迟迟不归,可客户订单量却持续增长,供需失衡让作为家政公司总经理的海曼很头疼。

  “今年家政市场供需非常不平衡,月嫂和保姆供不应求,但求职的人却很少,招聘信息天天发着,可人员还是紧缺。”海曼说。

  海曼的公司在全疆有28家连锁店,现有七八百名员工,乌鲁木齐就有上百名员工,以甘肃、四川藉务工人员居多。

  “按惯例,节后月嫂订单一般在三四月份,可今年已经预订到了七八月份,主要还是因为缺人,招一个能干的保姆和月嫂比招一个高级技工还难。”海曼说,乌鲁木齐人手不够,她就从地州上调人手,但许多人嫌远或不愿离开家,加上月嫂和保姆要求有经验技能,年龄一般限制在三四十岁,月嫂要求更高,所以好月嫂千金难求。

  保姆难找,好月嫂更难找

  家住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马女士刚生产完,节前就开始找保姆,可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

  “我家之前有一个保姆,做了两年了干得挺好,今年春节她请了一个月假,其间我就想招一个临时保姆,2500元一个月,可招不到人,不是嫌时间短就是嫌工资低。”马女士说,她实在舍不得换保姆,很头疼。

  市民周女士是位准妈妈,预产期在5月,为了找月嫂,她和丈夫前后找了不下5家家政公司,“好月嫂咋就那么难找呢,有的月嫂要的工资比我工资都高。”周女士说,“金牌月嫂”薪资上万元,“价格实在是太高了,服务要是能达到标准还好,达不到的话,实在是不想花冤枉钱”。

  公司组织培训留人手

  据了解,乌鲁木齐市月嫂公司有1000余家,母婴护理人员达5000多人,全疆有此类公司3000多家,人员近万,但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2月1日起,国家标准委发布的《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正式实施,将母婴生活护理服务分为六级,各等级的月嫂要求具备相应服务技能。

  海曼说,为了应对人员流失情况,她去年12月起就利用自己的培训学校针对性地培养了一批本地学员,还吸纳了不少90后,这些学员学习3个月,实际操作3个月,考核合格后持初级劳动技能证书上岗,针对一些老员工的短期培训也要45天,在规范的同时不断培养固定的家政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