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打造冰雪运动产业园,推动冬季全民健身

28.01.2016  09:30
        本报讯(记者刘盼) 27日,本届冬运会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伊犁州、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以及昌吉州对外推介其冰雪资源以及冰雪体育产业未来规划。
        乌鲁木齐市副市长张爱华介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亿人上冰雪”的重要指示精神,乌鲁木齐将以冰雪运动为龙头,带动全市体育产业发展,推动冬季全民健身运动发展。
        乌鲁木齐市将组建专业训练队伍,加大优势项目的投入力度,形成冰雪运动优势项目的国家队训练基地,形成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冰雪运动圈,努力培养冰雪运动健将。到2020年,形成以冰上运动中心为核心的冰上运动产业园,到2025年,形成以乌鲁木齐县、水磨沟区、米东区为重点的一批雪上运动产业园。
        为贯彻冰雪运动“南展西扩”战略,自2008年起,自治区政府提出在全疆创建100所“冰上运动示范学校”,乌鲁木齐市20所学校列入其中。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副州长木合亚提·加尔木哈买提在发布会上列举了一组数据:2015年11月至12月,伊犁州共接待旅游人次102.3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0.46亿元,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91%和209%。
        伊犁州将抓住十三冬这一机遇,强化冰雪运动和冬季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承办冰雪体育赛事为依托,强力推动冬季旅游发展。
        来自人类最早滑雪起源地的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阿合卓力·艾乃斯也向媒体展示了该地区的冰雪特色,目前,阿勒泰仍然保留着古老滑雪运动,使用白桦木和马腿毛皮制成“毛皮雪板”滑雪,这种制作工艺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竞技体育方面,阿勒泰自上世纪50年代组织开展冰雪运动的训练、比赛,1973年开始参加全国滑雪比赛,1981年成立冰雪专业队,为国家、自治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滑雪、滑冰运动员。根据实际需要,阿勒泰已恢复高山滑雪、越野滑雪项目,并以自治区“冰上运动示范学校”的形式开展普及雪上、冰上运动,保持青少年上冰、上雪人数达万人。
        目前,“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阿依海滑雪场完成规划设计,今年将开工建设。
        作为本届冬运会雪上项目承办赛区,昌吉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婉琳表示,目前,天山天池国际滑雪场拥有国内最高等级标准的5S级滑雪场、国内最大的雪具大厅、新疆最长的专业雪道、全国最好的越野雪道、具备国际标准的U型场地,被指定为索契冬奥会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唯一集训地和出征地。据初步对接,解放军代表队已有意向将越野滑雪集训场地放在天山天池滑雪场。
        昌吉州将借助天山天池滑雪场资源优势,积极承办国际级、国家级重大体育赛事,设立训练基地,着力在空中技巧、U型槽、速度滑冰等项目上加大对运动员的培养、交流力度,为新疆竞技体育输送后备人才,为北京冬奥会、为国家3亿人上冰雪战略助力。
        冬运观察
        城市圈联动做大“冰雪文章
        十三冬不仅是新疆首次举办全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也成为了新疆体育产业,特别是冰雪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将带动新疆体育产业发展大提速。
        因为十三冬,全国乃至全球的户外爱好者、游客、体育迷都看到了新疆优良的冰雪资源;全疆各地也有更多人了解了冰雪项目,甚至和冰雪相关的户外装备销量激增。
        “十三冬的成功举办,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愿意加入到体育产业的发展当中来,或者投入冰雪运动延伸的服务业等产业中。”乌鲁木齐市副市长张爱华介绍乌鲁木齐的冰雪产业发展情况时说,体育过去更多是从民生视角,公共服务,现在体育带动的是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促进乌鲁木齐市经济更加繁荣。
        张爱华说,我们有一些想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昌吉、石河子、吐鲁番等城市圈的联动,旅游资源能很好整合,无论是围绕冬季冰雪项目还是夏季、一年四季旅游资源的特色很好整合,得到有效利用,能够给游客提供更加有效,更加全面的有体系的服务,更加体验到大美新疆的状况。
        除了乌鲁木齐,拥有优质冰雪资源的阿勒泰、伊犁和昌吉,也希望用冰雪资源“做一些大文章、好文章”,有信心将冰雪热情延续到“后十三冬时代”,将冷冰雪变成热经济。
        阿勒泰地区行署副专员阿合卓力?艾乃斯说,希望通过媒体的宣传,对阿勒泰的优质冰雪资源向全国、全世界推广,将来也能通过举办体育赛事,通过冰雪旅游节的活动,更好地惠及各族农牧民,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本报记者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