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人的幸福感来自哪里?请听他们细细说

04.03.2016  11:09


高新区(新市区)北区工业园舒心园居民夏季在环境优美的公园中晨练(通讯员于国伟摄) 


      评价一座城市,是不是幸福宜居,靠的不是说,而是群众的真实感受。 

  这两天,乌鲁木齐成为“全国十大幸福城市”的消息刷屏各大网站、微博。大家不禁思考,乌鲁木齐人为什么幸福?哪些因素影响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感? 

  也许中央电视台曾在解读“幸福感”评价体系时的一段话,可以解开这个疑惑:“幸福感指标不关注GDP,也不关注资产投资,更关注公共服务水平。” 

  “公共”二字,让幸福从抽象的概念,落到城市发展的具体行动上。乌鲁木齐被评为幸福城市,实际上是回应并解决了市民的诉求。 

  记者 郝玉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感恩 

  昨日,建国南路南社区居民宋帅自掏腰包,为社区30名巡逻队员每人购置了手套和帽子等保暖装备。 

  “如果不是稳定的大环境,我也不能安心做生意。”宋帅说。 

  宋帅是哈密人,在乌鲁木齐注册了一家公司。这是两年来他第三次慰问社区,以此感谢市委、市政府为居民办实事、好事。 

  常怀感恩之心的还有泉州街社区78岁老人黄祖雷,要不是社区干部多方协调,他中断两年多的医保仍然无法续交。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就是我的幸福。”黄祖雷说,他对社区的感谢,全都记在心上,写进感谢信里了。 

  近六年,市委市政府连续开展“民生改善年”活动,公布的百件实事从“大处着眼”的大政方针,到“小处着手”关注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实事,件件得到了落实。 

  民生连着民心。乌鲁木齐市下大力气改善民生的决心,换来的是群众对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身边 

  “我的幸福就是看到孩子们考试成绩进步。”长青社区工作委员会书记王艳说。在该社区,一间5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成为辖区流动人口子女写作业、看书的场所。 

  两年前,长青社区腾出办公室,由29名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轮流为辖区流动人口子女辅导功课。如今,很多原本连汉语都不会说的孩子,都成了学校的优等生。 

  现在六点半课堂的老师不仅有社区工作人员,还有30多名居民参与其中,课堂除单纯地辅导功课外,还新增了手工和读书等内容。 

  “上学期期末,他的语文考了94分,太出乎我意料了!”伊力亚·吐尔逊的母亲茹仙古丽·阿海提拿着儿子的考卷高兴地说。 

  一年里,11岁的伊力亚·吐尔逊在六点半课堂不但学会了汉语,作文还被当做范文,贴在教室的黑板上。 

  “幸福就是怀大爱,做小事。”王艳说,不少曾经被帮助过的家庭,都加入到六点半课堂,成为志愿者。 

  在乌鲁木齐,社区六点半课堂已发展到百余个,参与志愿者万余人,弥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漏缺。 

  幸福怎么传? 

  ――幸福靠分享 

  一间普通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居民捐赠的衣物、日用品,有需要的困难居民可以免费领取。这是长春北路社区爱心捐助屋,成立4年多,这里成为居民献爱心的中转站。 

  程然是一位热爱读书的居民,得知社区有爱心捐助屋,带着看过的几摞书来社区捐赠。 

  “有科技类的、小说类的,我都看过,很有意思。”程然说,分享读过的好书,让她觉得非常有意义。 

  社区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她,并把她的图书放进图书角。这几年,像程然这样的读书爱好者不在少数,目前图书角已累计收到图书百余册。 

  在居民的接力中,图书角不断更新、充实,借出去的书不仅定期归还,还带回了更多的书。 

  类似的模式赛马场西社区也在推行。在社区一面普通的墙壁上,挂着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没有人看守,大家挑选全凭自觉。群众把这个充满爱心的墙壁称之为“暖墙”。 

  “这种形式是一种城市再生资源的循环。”天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丁晓勇说。“暖墙”在赛马场片区试点完毕后,将在天山区所有社区推广。 

  如今,除了捐助屋、“暖墙”,各类农家书屋、慈善超市遍布乌鲁木齐街头、社区、小巷。在分享中,市民个体的幸福,变成了许多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