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用文化打造 “去极端化”坚强阵地

21.05.2015  12:52
 

  “宗教极端思想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妇女和青少年。现在,这种极端思想却又在哈萨克民族中悄然滋生和蔓延。作为一名女性,我们有义务教育自己的姐妹儿女,教会他们明辨是非,不轻易被敌对分子所利用……”近日,阿特耐在向村民宣讲时这样说。

  阿特耐是新疆乌苏市四棵树镇的机关干部,她也是乌苏市评选的“百姓宣讲团”成员之一。据了解,自2014年开始,乌苏市经过层层遴选,从基层干部、教师和群众中选拔,成立了“百姓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去极端化”、民族团结等宣讲活动。

  这些来自基层的“草根”宣讲员活跃在村队、社区、学校、企业,他们善于用群众的语言开展宣讲活动,更接“地气”,深受群众欢迎。目前,宣讲团通过“百姓事、百姓讲、讲百姓”的形式,开展“去极端化”等主题宣讲活动14次,在推进“去极端化”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乌苏市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做好“去极端化”的宣传,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宣传文化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抵制宗教极端思想,共同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和社会稳定。

  优秀文化引领思想进步

  乌苏市八十四户乡其格勒克村,是一个宗教氛围比较浓厚的村。“访惠聚”活动中,塔城地区公安局住村工作队积极配合村“两委”,多措并举做好“去极端化”工作,而文化引领就是重要举措之一。

  在2015年“访惠聚”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开展的庆“三八”活动中,对村里2014年度评选出的10名先进妇女进行了表彰奖励,并向参加活动的124名妇女赠送了漂亮的五彩头巾。工作队成员还以座谈聊天的方式,引导少数民族妇女在日常着装方面注意合理合法,既体现少数民族服饰特色,又展现女性靓丽容颜,自觉抵制穿着蒙面罩袍之类服饰,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不久,村里组织开展庆祝“纳吾热孜节”活动,各族群众表演了刀郎舞、独唱、弹唱等十几个节目,并进行了摔跤、拔河、乒乓球、象棋、围棋等比赛,过去有些穿着蒙面罩袍服饰的妇女,主动戴上漂亮的五彩头巾参加活动,与大家一起载歌载舞,共庆佳节。

  在乌苏市皇宫镇,该镇让一面面村院墙成为了宣传“去极端化”的会说话的墙,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2015年年初,乌苏市皇宫镇皇宫村,绘制了3000米的民族团结文化墙,反映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及各民族特色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极端化”、新疆精神、“四个认同”、平安建设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据了解,这些文化墙是在塔城地区教育局下派乌苏市皇宫镇皇宫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绘制的,参加绘制的人员包括部分中小学美术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品味。这一面面文化墙,成为皇宫村最亮丽的风景,同时以无声的语言,讲述着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灿烂文化、民族大家庭的幸福温馨、各民族携手共进的生动实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等,引导各族群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自觉抵制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思想,共促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昔日冷冰的墙面,如今“开口说话”了,成为教育引导群众共同做好“去极端化”工作,维护团结稳定、建设幸福家园的重要载体。

  文化大院歌舞飞扬

  “以后这里就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了!”在一片欢呼声中,乌苏市南苑街道振兴路社区文化大院落成,这里也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开放场所。

  2015年,为进一步加强乌苏市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更好地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群众对文化生活需要,乌苏市要求各单位广泛开展文化大院活动,振兴路率先成立了文化大院。

  走进乌苏市南苑街道振兴路社区的一处院落,院子被收拾的干净利索,小小的菜园内也种满了各式蔬菜,院子里摆放了6、7张桌子,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拌凉菜,有的切水果,有的则身着盛装随时准备舞上一段,居民托卡西则在一口大锅前做着他最拿手的抓饭。

  “我们本来相处的就像一家人一样,现在有了‘家’就更好了,我们就能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有想吃我抓饭的人,随时过来,我做给大家吃。”托卡西说。

  为了庆祝文化大院的落成,南苑街道还举办了民族团结宣讲比赛,各族干部群众欢聚一堂品美食、展歌喉、秀舞蹈,整个文化大院内歌声、笑声不断。

  “以后,每逢各民族传统节日,我们都将欢聚在此共同度过,并将继续开展一系列宣讲、文艺活动,希望通过这种‘家’的氛围凝聚民心。”振兴路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雪梅说。

  5月15日,在乌苏市虹桥街道解放路社区文化大院内欢声笑语不断,辖区居民、社区干部、住社区工作队员身着回族、维吾尔族、哈族、蒙古族等民族服饰为各族居民表演了民族服装秀,并伴着欢快的音乐与各族群众共跳民族舞,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及尖叫声。

  据了解,此次共吸引100余名干部群众前来观看、参与,社区通过这种方式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服饰文化和民族风情,也为各族居民搭建了一个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的平台。

  “我们就是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各族居民了解本民族的服饰、民俗、文化,从而坚决反对极端思想对各族群众的侵蚀。”解放路社区党总支书记韩定军说。

  多种文化载体促“去极端化”宣教

  近年来,乌苏市按照“打击的一手要硬、教育疏导的一手也要硬”的要求,围绕“去极端化”总目标,用好“五把钥匙”,在“去极端化”上主动作为,持续用力,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宣教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民心凝聚、社会稳定和宗教和谐。

  “百名书记上讲台”宣讲。乌苏市按照“一把手”抓、“一把手”讲的要求,从全市各单位挑选了144名党组织书记担任理论宣讲员,带头向广大干部群众宣讲理论、分析形势、讲解政策。

  抓好“四个讲堂”建设(乌苏大讲堂、党校课堂、网络课堂、道德讲堂)。乌苏市先后邀请14位自治区、地区专家学者在“乌苏大讲堂”开展高端宣讲,共开办“乌苏大讲堂”20场次,直接教育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吸纳本地各行业资深人士——“土专家”走上“党校课堂”的讲台进行宣讲,组织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等专题宣讲34场,累计培训农村党员干部群众2500人次;借助各类网络建立在线学习“网络课堂”,刊载专题调研10篇,征集广大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等理论文章、心得体会400余篇,择优在政府网站刊载30余篇,网民浏览量达30万人次;依托全市148个“道德讲堂”将“去极端化”宣讲融入其中,提升工作成效,全市开展“道德讲堂”宣讲活动近200场次,受教育群众达2万余人次。

  将政策宣传融入文艺作品中。乌苏市充分发挥市文工团、夕阳红艺术团、本土文化能人作用,把中央精神、政策编成文艺节目,如:西湖小曲《春风吹得暖人心》,小品《为了谁》等,使群众在寓教于乐中受到教育。

  全民参与,共筑和谐。乌苏市大力实施“文化名市”战略,形成了大型节庆活动各民族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春节、元宵节、纳吾热孜节等活动中,汉、哈、回、维、蒙等各民族载歌载舞,各族兄弟姐妹踊跃参与,用各具特色的表演为全市人民献上文化大餐;以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市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千人共跳民族舞、万人同走幸福路、“中国梦?劳动美?新疆好”演讲比赛、社火表演等大型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了团结共融、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乌苏市开展了“国学经典伴我成长”诗咏大赛、“我爱我家”家庭美食烹饪大赛、“法治新疆”知识竞赛、“做靓丽女性?展大美乌苏”服饰展演、“万人志愿者一月一主题”等活动。通过典型引路,弘扬正气。开展“五好宗教人士、五好宗教活动场所”、“民族团结好少年”、 “民族团结模范好伙伴”、“民族团结模范个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等评选活动,切实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发声亮剑、揭批暴恐行径活动742场次,不断用现代文化为科学发展凝聚力量,用现代文化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夯实基础。

  知民俗、融民情,筑牢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基础。在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民族习俗融入到村容村貌美化靓化中去。在校园中开展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我们是一家人”书画摄影展、手抄报比赛、“绚丽的民族文化制作绘本”等活动,让每一个孩子了解56个民族的基本情况、习俗、宗教信仰、文化等内容,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街道社区开展“邻里节”,各民族同吃团圆饭,加强融情教育。在开展的“去极端化”文艺演出中,巴音沟哈萨克族黑走马、塔布勒合特乡蒙古族筷子舞、四棵树镇回族花儿、八十四户乡维吾尔族麦西来甫等民族特色的文化演出,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了懂礼仪、知民俗、融民情的目的。

  据了解,目前,乌苏市各村队、社区已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80场次。文化活动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同时,通过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活动,唱响了维护团结稳定的主旋律,打好了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主动仗,潜移默化地淡化了宗教氛围,有效促进了“去极端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