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乌恰边防官兵为“护边妈妈”布茹玛汗庆“三八”

09.03.2015  14:38

    乌恰县吉根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胡旺为布茹玛汗大妈送上鲜花和水果。

    天山网乌恰讯(记者刘霞 通讯员侯玉成摄影报道)40多年来无怨无悔,在巡边的路上行程80000多公里,相当于走了7个长征路,她默默地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边防事业,在她守护的边境线上埋设了200多块刻有“中国”字样的碑石,也刻下了她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她执着的守边信念和对边防官兵博大的母爱,谱就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情感人生。她就是“护边妈妈”布茹玛汗·毛勒朵。

    3月7日,记者跟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边防支队乌恰大队吉根边防派出所官兵前往布茹玛汗的家,提前给她过了一个热闹的“三八”妇女节。披肩、鲜花、果篮,边防官兵们的到来让布茹玛汗高兴又激动,她拿出柯尔克孜族的毡帽亲自为官兵们戴上。

     “护边家庭”的荣耀

    布茹玛汗家住乌恰县吉根乡,她今年71岁,老伴两年前去世,但身边有两女三男和七个孙子孙女轮流陪伴。1963年,24岁的布茹玛汗成为新疆克州乌恰县吉根乡1190公里边防线上的首批护边员。她和丈夫开始在冬古拉玛山口巡边,并在沟口的许多石头上刻下了柯尔克孜文“中国”。那些石头是她心中永远的界碑。她熟悉每一块石头,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

    正是因为如此,布茹玛汗先后被评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先进个人”、“爱国拥军模范”、“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等荣誉称号。

    据乌恰县吉根边防派出所教导员胡旺介绍说,几十年来,布茹玛汗大妈视边防官兵如子女,自己生活十分贫困,却竭尽自己所有给兵儿子吃住,每年把仅有的羊杀给战士们吃,把最暖的铺盖留给边防战士盖,历届守边官兵们都叫她“护边妈妈”。大妈守护的冬古拉玛山口距离吉根乡60多公里,她创造出了连续50年从未发生过人畜越境事件的守边业绩。她风雨无阻,每天巡边最少要走20公里的山路。

    2010年以来,大妈因为年老和巡边落下腿疾而不再上冬古拉玛山口巡边,她一直居住在乌恰县吉根乡,同时被吉根小学选举为荣誉校长。如今,大妈的三个儿子、儿媳,两个女儿、女婿全都是吉根乡护边员,他们每人每月领到260元的护边费。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每月轮流一次,驻守冬古拉玛山口执行巡边任务,他们一家也被当地称为“护边家庭”。

     大家庭里的爱国情

    当天,边防官兵和布茹玛汗及家人围坐在炕上,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大妈向记者一一介绍她家成员:“这个小儿子是我巡边时生下的,牧民们给他起名叫‘麦日干’,翻译过来就是“神枪手”的意思。麦日干的儿子是7年前的‘八一’建军节那天生的,因此起名叫‘八一别克’。还有个外孙女叫‘卡瓦利其’,意思是‘记者’,因为她出生那天刚好来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我。”听了大妈的介绍,大家一边笑一边感概大妈的爱国情结。

    大妈的大儿子依拉提今年46岁,他告诉记者,母亲虽然不能在上山巡边了,但每次轮到他和妻子上山巡边时,母亲都一瘸一拐地给他们准备干粮和日用品,叮嘱他们不能只顾放羊,一定要尽到护边员的责任。依拉提说:“母亲给我们每家准备了一个日记本,让我们每天写巡边日记,认真记录有没有吉尔吉斯斯坦国的羊跑过来,有没有哪段边境线护栏损坏了,每次回来都要给妈妈汇报情况。

    依拉提回忆说,1986年7月的一天,母亲发现界碑被人移了位置,她在悬崖山谷间飞奔十余小时向派出所报告这一情况,和官兵一道将界碑移回原位,办完事后她就虚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