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乌鲁木齐市两会之大家谈:拍苍蝇该不该指名道姓?

14.01.2015  13:25

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党委十条规定精神的问题总数1099起,查处人数1791人,其中199人受到党政纪律处分(其中厅级2人、县处级34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布的问题均点出了违规官员姓名、职务、单位。

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败措施力度空前,全国各地一批老虎苍蝇相继落马。对普通百姓来说,老虎虽大,但毕竟离自己的生活远,反倒是基层官员吃拿卡要、作风不正这类的苍蝇却是经常见,让百姓痛恨。

作为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市无论是经济实力、官员数量都在全疆前列,因此百姓对乌鲁木齐市指名道姓的“拍苍蝇”也寄予了更多期待,以“拍苍蝇该不该指名道姓”为话题,邀请各界人士发表观点。

观点一:乌市指名道姓 打苍蝇有点少

腐败是老百姓最痛恨的问题,十八大将反腐提高到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民族兴衰的高度,这不仅说明腐败的严重程度,更说明党和政府反腐败的迫切性和决心。

既然事关党和国家的存亡兴衰,打起老虎、拍起苍蝇自然会毫不留情,这是和以往反腐的一个明显区别。从自治区公布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问题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力度都比以往大,涉事官员都被指名道姓,其中涉及一些以往我们都认为是小事的违规问题,比如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

从公布的违规官员情况看,地州比较多,乌鲁木齐则较少,尤其是指名道姓的更是少,这和老百姓心理预期不是太相符。乌鲁木齐市是全疆政治经济中心,经济实力最强,官员数量最多,但市民却很少见到乌鲁木齐市指名道姓曝光官员的作风、腐败问题,是乌鲁木齐市苍蝇少,还是给官员留有情面?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对待,找差距找不足。

对腐败零容忍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反腐工作的核心,任何地区、任何级别的官员都不能例外,对新疆同样如此,不能以区情特殊为由,对腐败官员手下留情。乌鲁木齐是新疆最大的城市,百姓乐见政府指名道姓地拍苍蝇,拍得越直接,越不留情面,就越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自治区社科联研究员戢广南

观点二 反腐指名道姓才是“来真的

打老虎拍苍蝇并不是现在才有,但只有现在大家才觉得 来真的” 为什么以前大家认为诚意不足呢?看看以前我们查处和处理官员腐败的方式,就能发现,反腐不透明阻拦了人们对政府反腐诚意的信任。

以往政府查处了多少贪官、查处了多少违纪问题,信息反映到老百姓耳朵里,都只是一组数字,至于数字背后的信息,老百姓无从知晓,老百姓和官员掌握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群众既没有话语权也没有知情权,所以只能在家里产生不信任。

但从最近一年多来看,老百姓开始认为政府反腐是 来真的”主要原因就是透明反腐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重大案件向社会通报,曝光违规官员姓名等,老百姓所知道的反腐信息与政府同步,内容也不再仅限于数字,同时各种举报渠道也建立起来,老百姓参与反腐一路畅通,这种反腐的互动和信息的平衡,让群众感觉到自己就是反腐力量的一部分,信任感就不断增加。

指名道姓地拍苍蝇是透明反腐的一部分,效果非常好,因为这些官员真实存在于百姓身边,当听得着、看得见的苍蝇掉在老百姓脚下时,谁还能说不是真的。

——退休教师马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