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成就镌刻历史丰碑 论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11.01.2016  11:08

新疆网讯(史轩)五年,白驹过隙,却足以改变一座城市的风貌——高铁、会展、白鸟湖等新区规模初具,棚户区改造、“煤改气”工程成效凸显,BRT、城际列车、高铁的运行,为城市发展全面增速……

五年,弹指一挥,却足以涵养一座城市的精神——面对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以及艰巨的反恐维稳任务,我们始终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团结一致、务实笃行、勇于担当、改革创新,全力打造新疆引领之地、首善之城。

匆匆而过的“十二五”,注定是历史长河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乌鲁木齐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全市“五个文明”建设协调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更是全市上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实现后发赶超的五年。

这五年,在党的十八大和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指引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新疆工作的一系列大政方针,举全市之力,推动科学跨越,不仅在十个方面走在了全疆全国前列,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这些辉煌成就,注定会被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时刻激励着我们,向“十三五”规划的更高目标挺进。

五年里,我市稳定的基层基础日益巩固。

2010年以来,我市共投入104亿元用于社区建设,新增管委会(街办)34个、社区476个,社区工作人员扩大近十倍,达到3.8万人,所有社区达到“十有”以上条件。公益性岗位纳编3200人,构建了7万余人的群防群治队伍……为首府维护社会稳定、争创文明城市、打造首善之地奠定了坚实的基层基础。

我们始终牢固树立“五个观点”“五个宁可”的思想,深入开展严打暴恐专项斗争,有力地将“三股势力”暴恐活动摧毁在了预谋阶段。我们坚持以防为先、立足于防,形成“六个方面”安全防范重点任务,探索出社会面“三查”“三巡”和社区“四化”防控模式,流动人口限时登记等管用措施构筑起基层防范的铜墙铁壁。我们着力打牢稳定“三个基础”,构建了四级应急处置指挥体系。五年来,经受住了各种严峻复杂局面的考验,不断取得反恐维稳阶段性胜利。

五年里,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始终位于全国省会(首府)城市前列。

2015年10月,乌鲁木齐机动车保有量正式迈入“80万辆”时代。兜里有钱了,私家车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再是一件可望不可及奢侈品。为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撑腰的,是首府经济的大跨步增长。

预计2015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均比2010年翻了一番多。其中,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33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6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483亿元增加到170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63亿元增加到11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97亿元增加到465.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402元增加到315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7471元增加到15200元。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大产业基地”初具规模,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五年里,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2004年,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让“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成了一个经典画面。从此一个公交车站成为全国知名的地标物。2011年,BRT1号线取代了“2路汽车”,专用的行车通道,宽敞明亮的车厢,准点高效的运行,赢得了“必然通”的美赞。截止2015年,BRT1号至7号线路全部开通运营,城市快速公交运行体系基本成型。这只是城市面貌巨变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我市累计筹措2000多亿元用于城市建设,是“十一五”时期的7.3倍。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突飞猛进,兰新高铁、“”字路、BRT等一批重大道路交通工程相继建成,地铁、绕城高速、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三环十五射”路网骨架体系不断完善。高铁、会展、白鸟湖等新区形成规模,城北新区、古牧地等路网建成,多中心、组团式城市格局基本形成。现代居住小区和一大批大型城市综合体拔地而起,五年间拓展城市空间200多平方公里。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城市管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气污染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幅提高,如今,我市已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

五年里,首府各族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许多人都有感触,以前买菜,最怕天气突变,尤其是冬天,天气一变,菜价就涨。不仅价格高,菜品品质也很难保证。从2010年以来,首府先后投资建设527 个社区蔬菜副食品直销点,统一检验配送,统一运营管理,全部实行限价销售,在平抑物价、方便群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力度,市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1236亿元,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4%,较“十一五”时期增长3.2倍。乌鲁木齐连续六年开展“民生改善年”活动,每年抓好100件以上民生实事,治理交通拥堵、平抑物价上涨、规范小区物业等一系列举措深得民心。实施大规模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棚改房、保障房和农村“两居”房18万余套,惠及80多万群众。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农村相对贫困人口最低收入高于全国2020年脱贫线600元,达到4600元。退休人员生活质量指数居全国各城市第8位,率先在西部城市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城乡统筹,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走在西部城市前列。

五年里,我们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从土地审批“六支笔”变“一支笔”,到“雪停路净”的清雪模式,从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到“区政合一”的落地实施,许多改革创新的“新名词”,成了推动城市变革发展、让老百姓提高幸福感、获得感的潜在力量。

通过实施“区政合一”,经开区(头屯河区)和高新区(新市区)成为全疆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区;建立了城区“大政法委”和“大建委”体制,在大部分复杂区域实行管委会建制,在全市设立社区工作委员会;调整了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部门设置,实行规划土地市级统一管理,建设区级完全型政府;先后下放市级管理权限509项;连续四年成功举办中国——亚欧博览会、三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准并抓紧建设,“五大中心”建设全面启动,我市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倍受瞩目的城市。

五年里,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明显加强。

从组织千人宣讲,到举办“去极端化”农民画比赛,从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到争创全国闻名城市,从“四强”干部,到“五好宗教人士”……近年来,首府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得到了明显强化。

首府始终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断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持续掀起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快速提升,我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并接受了中央文明委首次创城测评验收,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工作通过国家验收。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基层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机关文化建设亮点纷呈,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全国第十三届冬运会即将在我市举办。在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方面,首府“两模范”“双五好”创建率均达到50%以上。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扎实推进“去极端化”工作,使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得到有效遏制。

五年里,党的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以前,班子考评上级说了算,现在群众说了算。自从推行创建“群众满意好班子”活动以来,通过奖惩分明的激励机制,干部队伍作风进一步转变。这只是“十二五”期间,首府严抓党的建设中的一个小片段。

这期间,我市着力提升各级一把手“五种基本素质”“五种领导能力”“五种过硬作风”,连续六年开展“群众满意好班子”创建活动,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群众满意率大幅提高。大力选拔政治坚强、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优秀干部,树立了“三个不吃亏”和基层一线出干部的鲜明导向。在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中,始终狠抓机关效能和干部作风建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严查违纪违法行为,反腐倡廉建设赢得了各族干部群众的信任。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十二五”已完美收官,“十三五”正阔步而来。只要我们坚定发展的信心,坚持底线思维,保持战略定力,锐意推进改革,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