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边境第一村”变化大

08.03.2019  19:03

全国人大代表,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热依扎·巴合道列提:

中哈边境第一村”变化大

3月6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新疆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会议间隙,全国人大代表热依扎·巴合道列提(左二)和贾尔恒·阿哈提代表交流。崔志坚 摄

  我的家乡新疆吉木乃县吉木乃镇萨尔乌楞村,位于祖国的西北角,因紧邻中哈边境线,被称为“中哈边境第一村”。

  这些年,党和国家对边境村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村民们住上了漂亮、舒适的安居房,生活条件改善了,守边护边的热情更加高涨,大家都有许多感恩的话要诉说。根据村民意愿,我们在路边感恩牌上附上了村民的感言;在每家新房的铁皮屋顶上,画上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萨尔乌楞村68户人家,每家都有这样一面国旗,国旗飘扬在每一个村民的心中。

  我们村距离县城30公里,过去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村民主要以放牧为生,生活条件艰苦。近年来,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了柏油路,建了幼儿园、医务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边境一线的扶持力度,边境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迅速改善,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从世代“守穷边、穷守边”向“留得住、能致富”转变。2016年,我们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在各方力量的帮扶下,萨尔乌楞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展厅”“民族风情园”“村民超市”“旅游服务点”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还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生态环境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民族特色旅游村建设等政策机遇,走出了一条“建美丽村、吃旅游饭、脱贫困帽”的致富路。

  这些年,村“两委”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示范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手把手教会村民平整土地、打田埂、施有机肥。去年,村里的菜园子从原来的两三家发展到68家,村民们不仅能省几百元的菜钱,而且吃的全是新鲜的有机蔬菜。

  依托庭院经济,村民又发展起特色产业。现在,村里有12户开起了农家乐,有23户发展养殖业,家庭收入年年刷新。

  如今,村民观念变了、钱包鼓了、笑容多了,大家更加坚定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张婷整理)

  

截至10月底新疆市场主体达223.6万户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任华、通讯员赵婷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10月底,新疆登记在册市场主体223.中国新疆网
10月疆电外送新能源电量占比超三成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陈蔷薇从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获悉:10月,我区疆电外送电量为76.中国新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