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13个科普活动月启动

06.05.2015  21:05

  (通讯员武文彤)2015年5月6日上午,由乌鲁木齐市科协主办、天山区科协、幸福路街道幸福园社区承办的以“科学改变生活  科普提高素质”为主题的乌鲁木齐市第13个科普活动月在幸福园社区正式启动。来自自治区科协、市“访惠聚”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县科协、街道(片区管委会)、社区科技工作者代表、科普志愿者和新闻媒体近15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自治区科协副巡视员杨建社出席活动并讲话。市科协党组书记王晖主持启动仪式。

  在启动仪式上,首先为米东区古牧地东路片区管委会祥瑞社区等8个社区赠送了价值5万元的科技、医疗、食品、健康、环保方面的科普图书。向天山区等8个区县“访惠聚”工作组的代表赠送了面向基层、面向各族群众,自主开发了一批高质量、符合生产生活实际的科普挂图和科普动画光碟,配发到全市994个“访惠聚”工作组、839个社区和179个村、乡镇,为全市广大群众送去了“不见面的专家顾问”,让科普知识成为各族群众的良师益友。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科普服务能力建设,整合社区科普资源,以满足社区居民科普需求为目标,乌鲁木齐市科协积极在幸福园社区打造成立“首家社区科普大学”,社区科普大学的创建,极大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提高了居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受到了社区居民群众的欢迎。在活动现场,由自治区科协副巡视员杨建社为乌鲁木齐市首家社区科普大学“幸福园社区科普大学”授牌。市图书协会为幸福园社区赠送20万册电子图书。市科协为“幸福园社区科普大学”赠送教学设备。

  据了解,社区科普大学聘用乌鲁木齐市“双语”科普专家团成员及辖区专业老师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可根据居民需求而设置,灵活多样,贴近生活,以课堂传授、室外授课参观交流为主的授课方式,让学员“听得懂、用得上”,教学内容涉及健康养生、安全保护、疾病防治、反对邪教、环境保护等内容。

  活动现场,采取科普展板、展览、科普大篷车展品实物展示及互动体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供为民服务活动。以生动的文字、鲜活的图片,精彩的演示,向居民群众宣传科普常识,让参观者感受和目睹科技魅力。

  启动仪式后,自治区科协领导、市“访惠聚”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科协领导及天山区领导参观了幼儿园,社区科普大学、科普图书室、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对社区用创新的思维和理念,将科普活动和载体延伸到社区各个角落,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意识,提升社区科普服务,为社区科普工作搭建新平台,促进建设和谐社区给予了充分肯定。

  活动现场,市科协与新疆网负责人共同启动了《新疆网》—乌鲁木齐市科协专版上线启动球,标志着市科协科普宣传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近年来市科协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紧紧抓住网络媒体年轻人关注度高、受众面广、传播快速、真实的特点,迅速抢占网络科普宣传领域“制高点”。

  本次科普月活动不同于以往,有两大亮点:一是推进建立了一所“社区科普大学”,为社区留下了一个永不走的科普宣传阵地;二是与新疆网联合开通了“科普专题宣传网站平台”,这是科协打造科普信息化服务品牌的新举措。三是向全市994个“访惠聚”工作组、839个社区和179个村、乡镇赠送科普挂图和科普光碟,使科普宣传知识进入千家万户,让科普教育无处不在,形成无处无科普的“大科普”宣传氛围,不断满足我市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需求。

  下周将全面启动科普宣传展牌进沙区100个蔬菜直销点,先以沙依巴克区为先行试点,年内依次在天山区、水磨沟区等主城区蔬菜直销点推进科普宣传工作,这成为便民利民脍炙人口的品牌科普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