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末有位“保姆干部”杨清明

24.08.2015  12:14

    天山网讯(通讯员朱秀英报道)他常说“自己就是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深刻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作为一名国家干部能够为群众服务是我今生的福气。”他就是22年如一日,扎根且末县良种场一队,时刻关心百姓冷暖,以一颗真诚之心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之为“保姆干部”的杨清明。

     发展致富的“领路人

    杨清明在良种场一队就像位‘家长’,农民干什么都喜欢听听他的意见。近年,且末县提出了“增粮、调棉、拓草、促畜、强枣、兴设施农业、扩特色”的发展思路。他与干部、群众代表商量,年初确定了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发展色素辣椒为突破点;以惠民政策为依托,大力种植小麦、玉米,予以解决畜牧业发展中饲草料紧缺的问题。

    2015年,良种场一队在他的带领下涌现出了5家养殖大户。且该队由原来单一的棉花种植结构,调整为棉花、色素辣椒、小麦、玉米、打瓜、谷子、枸杞等多元化种植结构。

    “这个小伙子对待我们就像兄弟一样。工作再忙都要来地里转转,这样的干部,我们最喜欢。”该队农民鲁瑞贞说话间竖起大拇指。

      排忧解难的“暖心人

    “老唐,翻渠了,赶紧过来处理一下,现在都是按方收费别浪费水。”说话间发现农民唐达德的水渠翻渠了,立马给他打电话。杨清明就这样在地里、电话中、面对面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不管是家长里短,生产生活困难、矛盾纠纷,只要有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杨清明经常走家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各家各户的情况,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2014年至今,成功化解滴管项目实施与农业用水等矛盾纠纷11件,解决了36户农民种植辣椒滴灌用水的难题,帮助生产生活困难4人。

     抗洪抢险的“排头兵

    2010年,且末县车尔臣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流量大,持续时间长,场部队农民家园和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干部杨清明心急如焚。危急时刻,他忘记了自己有心脏病,从5月底一直坚守在防洪前线搬石块、拉铁丝笼、扛树桩……有时水流太急,白天建好的防洪提,一夜之间就不见踪影。情急之下,他和干部们编铁丝绳,绳子一头拴在树上,另一头系在防洪提的铁丝网上,他就和其他干部村民在激流洪水中把防洪提一点点建起来,就这样坚持了三个月,终于把洪魔赶走了,保住了场部队的家园。

    家园保住了,他的身体却垮了,就在2010年冬季,他的心脏病复发了,由于在水中泡的时间太长,双腿膝盖严重受损,无法走路,在2011年连续住院6次,做了两次手术,才有所好转。在生病期间,也忘不了农民的事情,2012年病情有所减轻,就立马奔赴一队上班。

      终身学习的“示范者

    今年46岁的杨清明,自打1993年参加工作,就被分到良种场一队工作。虽然学的是中医,但自小在农村长大,原本对农村就有种特殊的感情。

    这些年,他白天去地里和农民群众探讨学习致富的本领,晚上就在单位宿舍学习农业理论知识。日积月累,理论与实际结合,渐渐地,他硬是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土专家”。

    谈到今后的打算,他说:“我要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力争在退休的时候,见到良种场一队路成型、林成荫、家家户户都有50只羊。今后,要充分发挥我的作用,转变农民思想,服务好群众,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干部。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关爱农民的情怀,谱写着一曲曲为民解忧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