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专家共聚和田 为新疆红枣产业建言献策

15.10.2016  04:34

在和田地区洛浦县万亩的果园里,浓厚的枣香飘荡在空气中,一颗颗饱满红润的红枣挂满枝头,标志着新疆红枣已进入盛果期。10月13日,“2016新疆红枣产业发展主题论坛”在和田市举办,来自国内的红枣专家、产业领导齐聚一堂,研究分析红枣产业基地建设、品牌创建与保护、林果企业及合作社经营等方面问题,进一步提升新疆红枣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进我区特色林果产品市场开拓战略。

 

据了解,林果业已成为带动我区农民,特别是南疆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新疆林果种植面积超过22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700万吨,具备年产千万吨优质果品的生产能力。

新疆红枣外销前景看好

当前,随着我区特色林果大面积进入盛果期,林果产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红枣、核桃作为我区大宗果品,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占全区林果总面积一半以上,果品集中上市,销售压力将进一步显现,销售形势严峻。

新疆红枣未来前途会非常好!”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研究员侯豫顺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红枣是中国独有的特色林果。红枣和棉花也是新疆地区最成功的引进案例,新疆于20世纪70年代引进栽种红枣,目前新疆红枣的种植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由于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新疆红枣的美誉已经有口皆碑。未来新疆应当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改变现在农产品加工落后的现状;认真制订红枣行业标准,推广技术服务,实现技术服务市场化;加强原产地保护和品牌创建,助力新疆红枣走向世界。

事实上,自2009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就已经将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外销工作为重要工作推进。自治区人民政府支持的“五大展会”年均签约金额超过430亿元;建立新疆农产品区外各类销售网点达到1.37万家,疆外销售收入达到92亿元。仅此次论坛,和田地区各知名枣业公司就与来自北京、深圳、西安、重庆、株洲等地的企业签订了16700吨价值5.26亿的合同。

红枣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与会专家在肯定新疆红枣产业目前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提出为了实现红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未来新疆红枣应适当丰富红枣栽种品种、严格生产规范科学化管理、预防土壤次生盐渍化危害、加强红枣品牌建设和推广力度。

目前新疆红枣除了哈密大枣以外,绝大多数都是以骏枣和灰枣为主。与会专家建议,应适当发展新品种改善新疆红枣品种单一、同种类红枣价格恶性竞争局面,并在城市周边适当发展鲜食红枣。

近年来在新疆有些种植红枣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不断加重,这与土壤环境和滴灌方式有关。皮墨垦区2002年流沙地种植红枣,这两年,因土地盐碱化盐胁迫原因,树体的正常的生长发育结实受到威胁。这就是由于常年滴灌,当地蒸发又强,导致地底含盐水分上升造成的。”新疆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史彦江研究员在会上指出,“萌芽水、冬灌水需浇灌透水一遍。在盐碱较重的地方,应当引导农户开挖排碱渠,预防土壤次盐渍化危害。”过量使用化肥、激素,不但影响枣果的口感、贮藏期和品质。也是加大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原有测土培肥、平衡施肥研究基础上,持续开展配方验证的同时,需要考虑土壤影响因素。秋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枣果品质应是重点考虑的研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