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区GDP增长8.0% 增速居西北五省区第2位

01.08.2016  19:43

亚心网讯,“经国家审定,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19.98亿元,同比增长8.0%,增速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2位,西部第5位,西北五省区第2位。上半年GDP增速比一季度的6.9%提高1.1个百分点,提高幅度位居全国第1位。”这是29日记者从上半年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王跃介绍,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按照党中央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15个方面60条措施上精准发力,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难,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民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我区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好’主要表现在:GDP逐季向好;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逐月逐季回升向好;固定资产投资逐月逐季回暖向好;消费市场逐月逐季趋旺向好5个方面。‘进’表现在结构继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逐步改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化,去产能、去库存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王跃说。

自治区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5.60亿元,同比增长5.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32.49亿元,同比增长5.6%。

上半年,我区工业生产逐月回升,去产能去库存成效初显。全区26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97.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上半年,我区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第三产业投资占据主导。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35.4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连续四个月呈现小幅回升态势。

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6.2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

此外,上半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68.5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02.12元,同比均增长9.0%。

同时,去产能、去库存成效显现。上半年,全区钢铁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22.0%,建材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4.7%。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同比明显下降。

总的来看,今年以来,全区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跃说。

我区GDP如何保持8.0%的增长?

编者按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按照党中央部署,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15个方面60条措施上精准发力,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难,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民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新疆经济发展有哪些亮点?这些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对新疆经济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从今日起本报特推出上半年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解读,深入解析新疆经济发展状况。

亚心网讯   上半年,宏观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进入实质推进期,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相当繁重,可以说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在增加,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区经济如何实现稳中向好局面,GDP保持8.0%的增长?

7月29日,在上半年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王跃解答了这一疑问。

王跃介绍,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抓好15个方面60条稳增长措施的落实,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经济运行在二季度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主要经济指标有所回升,运行向好的迹象显现,令人鼓舞。经济运行的特点是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王跃分析,首先,上半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8%,初步预计,夏粮总产量增产3.5%,粮食继续丰收对维护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上半年,我区工业是低起高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从1—2月增长2.7%,1—3月3.2%,1—4月4.0%,1—5月5.4%,回升到上半年6.0%。同时,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是连续4个月回升,从1—2月的下降4.4%回升到1—6月的增长7.4%。

此外,上半年,我区消费市场逐月逐季趋旺向好。从消费的层面来看,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速也是连续4个月回升,从一季度增长7.9%,回升到上半年增长8.3%。所以二季度最显著的亮点,就是主要指标增速在逐月逐季回暖向好。

王跃介绍,综合来看,全区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明显,符合预期。这充分说明全区经济在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的引领下,平稳增长的态势没有改变,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步伐在逐步加快,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逐步提升。但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当前我区经济正处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而且回稳的基础并不牢固,所以下一阶段必须铆足干劲,真抓实干,要狠抓政策的落实,积极主动作为,壮大新的发展动能,力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我区外贸增速位居全国第2位

亚心网讯   今年上半年,我区外贸回稳向好的趋势明显。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外贸发展新动能正在积聚。7月29日,自治区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值73.25亿美元,同比增长3.9%,增速位居全国第2位。

日前,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自治区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和宜明说,自去年以来,我区出台鼓励境外投资、扩大签约规模、降低运输成本等措施,以激发外贸行业内生动力。这有效地促进了我区外贸回稳向好。同时,上半年,我区外贸呈现出贸易伙伴和进出口口岸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传统贸易国哈萨克斯坦之外,新疆对美国、加拿大、泰国、澳大利亚的贸易额也大幅增长。

和宜明表示,未来与周边国家的贸易额占我区外贸的八成多,所以我区将继续推动双边会谈,加大双方的深度合作。尤其是利用好境外展会的平台,为我区企业提供更多展示交流的平台。

为了继续提振我区外贸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为企业打造便利化发展环境,自治区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目前,中塔卡拉苏—阔勒买口岸、中吉伊尔克什坦口岸和吐尔尕特口岸都开通了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今年5月,我区电子口岸也正式上线,预计明年中蒙、中巴口岸也将开通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届时将大幅增加新疆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额。

去产能、去库存成效显现

亚心网讯   7月29日,记者从上半年自治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全区钢铁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22.0%,建材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4.7%。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产量同比明显下降。其中,水泥下降8.7%,生铁下降19.2%,粗钢下降15.7%。

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王跃分析,上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进一步深化,去产能、去库存取得了初步成效。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的安排部署,今年,我区在供给侧截长补短、压减过剩产能,把去产能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解困脱困的重点,着力建立产能结构优化长效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企业合理组织生产,有序推进联合重组,全力推动行业去产能、解困脱困工作。

以水泥为例,自2014年起,新疆在全国水泥行业率先推行冬季错峰生产。今年,水泥企业错峰停窑措施总体执行效果好于上年度,如期压减无效水泥产能3000万吨,对平衡市场供需奠定了良好基础。

自治区建材行办主任、建材协会会长吕志坚介绍,围绕我区水泥行业发展目标和任务,今后我区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开展积极稳妥推进去产能,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水泥产能项目,停建在建产能;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或危险废物、电石渣等固废伴生水泥项目,必须在区域市场承受基础上,依托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进行不扩产能改造,予以消化。

在转产能方面,自治区还将鼓励水泥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转移部分产能,实现互利共赢。协助已有意向的企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建设水泥项目,支持沿边水泥企业利用区内熟料在境外建设水泥粉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