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二意”巧化邻里纠纷

03.12.2014  12:00
     新疆网讯(记者郝玉)好奇心、同理心、公正心,维权意识、法治意识,凭借“三心二意”调解法,高新区(新市区)石油新村街道景宁社区两年成功调解民事纠纷近百件。

  景宁社区辖区商住小区集中,常住人口1307户,社区平日接到的投诉多以邻里纠纷、夫妻离婚、工人讨薪为主。

  12月2日,景宁社区党支部书记郑洋告诉记者,“三心二意”调解法是干部在处理纠纷中总结的,试运行两年,很多原本要走诉讼程序的纠纷,都被化解在了诉前。

  “三心”:邻里矛盾不出社区

  楼上漏水楼下遭殃,要不是社区出面调解,居民马女士准备把邻居告上法庭。

  12月2日,在社区调解下,马女士的邻居同意以1万元作为赔偿款给她装修房子,至此,两人总算化解了矛盾。

  事实上,调解这起纠纷只用了一天,参与调解的社区综合治理办公室干部张亚东说,所有民事纠纷都有共性,找准方法往往事半功倍。

  “要有好奇心,先摸清纠纷双方的心理需求。”张亚东说,他先找到两人了解情况,得知主要矛盾集中在3万元的赔偿款上。

  张亚东说,换位思考,如果他是马女士,一定希望提高赔偿价格;而如果他是“肇事方”,无疑希望用最少的钱为失误买单。

  通过同理心找准矛盾症结,张亚东让马女士列出一张赔偿清单,并带着两人实地去核实。

  “衣柜只是裂了一层皮,刷层漆就能用”,“门套也没坏,但一定要把泡水的部分想办法阴干”。

  一边在现场核查,张亚东心里也有了一本账,很多马女士想要换的家具,事实上只是被浸了水,并不影响使用。

  听到社区干部这么说,马女士不好意思了,她逐一把清单中的项目划去,原本11件要换新的家具,最后只剩下5件,赔偿金额从最初的3万降低到1万。

  “看到房子被淹,当时心里肯定火,提出的要求也不理智。”马女士坦言,楼上只是淹了她部分家具,再说都是邻居,没必要为小事红脸。

  张亚东的调解手册扉页写着:用一颗公正心对待每一起纠纷。

  “二意”:全民普法贵在坚持

  “不是损失惨重,就想得过且过。”张亚东说,他发现很多群众因为缺乏维权意识,常吃哑巴亏。

  张亚东在走访中发现,小区有一位67岁的老人,和丈夫生活了20多年,但没有领结婚证,如今她有病在身,丈夫对她拳脚相向,还想将她赶出家门。但这位老人并没有想到维权,而是悄悄搬出了家。

  张亚东找到新市区法院,得知老人虽然没有领结婚证,但通过社区开居住证明,同样可以证明他们的事实婚姻关系,即便离婚,老人也能分到一半的财产。

  很快,社区为老人出具了长期居住证明,目前两人已向新市区法院申请离婚。

  不想维权,是因为缺乏法治意识。任成在社区一建筑工地打工,通过一次讨薪,他体会到了签订劳动合同的重要性。

  “老板欠我们9万多,拖了半年也没给。”任成说,因为没有劳动合同,最后不得不请社区出面调解,才拿回了薪水。

  张亚东说,观念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今年社区通过法制宣传栏、以案说法等形式,拓宽群众普法渠道,引导群众走上懂法、守法、用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