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援疆路 一生新疆情

23.09.2014  20:51

    天山网讯(通讯员陈长站报道)3年前,河北援疆教师杨子元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从风景秀美的渤海之滨千里跋涉来到天山脚下,在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轮台县开始了平凡而不平常的援疆生涯。从那时起,他便为轮台县的教育事业倾注了一腔热血,三年多来,杨子元在新疆默默奉献着青春、汗水、热血甚至透支的身体。他用超乎常人的毅力、脚踏实地的行动和爱学生如子女的情怀,在新疆大地和轮台各族群众的心中树立起了援疆干部的良好口碑。

    2014年3月5日,20多名河北沧州援疆干部开完欢送会,告别亲人,在这些和亲人告别的队伍里,教师杨子元已是第二次援疆了。2011年2月到2013年底,杨子元已经在新疆巴州轮台县第一中学支教3年,圆满地完成了上一批的援疆任务,可是他又一次向组织递交申请,选择第二次来援疆。

    很多人都问杨子元:“你还去新疆支教图啥啊?”杨子元总是笑着回答:“我什么都不图,三年的援疆支教生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轮台的教育和内地的差距,也明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很多,回来后无时不刻地牵挂着轮台的孩子们,一直在关注着轮台的教育。我的内心一直在期盼,如果有一天再次需要我援疆,我一定会义不容辞的报名,因为我深深地热爱着那片土地和那些可爱的孩子。”三年援疆路,一生新疆情。这是杨子元老师三年援疆的亲身体验。

    三年来,杨子元和轮台县各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最让他恋恋不舍的就是轮台县第一中学的学生。这里的教师紧缺,学校教育相对滞后。杨子元在这里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辐射作用。来到轮台县一中后,杨子元把内地新课改的信息、理念及成功的经验带到了学校。学校青年教师多,为了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杨子元经常和他们一起备课、一起研究教材、制定教法。并建议学校经常举行公开课,使年轻的教师们在短时间内快速适应教师角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学生特点以及他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建议。

    当杨子元接到第二次援疆通知的时候,他兴奋不已。虽然他的亲人很不舍,但他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再次回到了新疆这片热土。

    选择了援疆就是选择了奉献。地处巴州西大门的轮台县一直处在“反分裂”政治斗争的前沿,杨子元一直坚持政治理论学习,不断的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为原则,他积极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团结各族群众,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认真参加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

    同时,他还努力学习维吾尔语,尽心尽力搞好教学。他在轮台县中学担任两个高中班的英语课。有些学生的基础比较差,有些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刚开始他很不习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每天上课前都要唱一首外语歌曲,或英语或日语,后来还学了维语和蒙语歌曲。如果上课时气氛不够活跃或有人睡觉,他就随时通过唱歌或做个语言小游戏等方式调节课堂气氛,所以学生们都喜欢上他的课。

    今年3月份,由于皮肤过敏,杨子元身上长了一些疙瘩,痒的难受,他便到医院去检查。轮台县医院主治医生王主任经过认真的检查后建议输液治疗,并说如果要查过敏源得到巴州医院去查。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杨子元打算先不去查过敏源。并且把药拿回家去晚上在家输液。后来,因病情不稳固,他又输了10多天液,两次输液近20天,后来在医生建议下,他又多次到巴州医院检查,复诊,每次都是提前把课换好,没有因病给学生耽误一节课。让轮台县一中的广大师生的非常感动。今年暑假高三补课,学校通知杨子元8月10号之前就要返校,他二话没说,提前返回学校。

    援疆之初,杨子元得知艾合买提·达吾提老人独自一人居住,生活上靠政府发放的低保金维持。他便经常给老人提供一些生活上的帮助,或请他吃饭或给他一些生活费,有时几十、有时一百、二百。每次老人都感动地哭这说:“杨老师是党派来的好干部,把党的温暖送到了他的心坎里。”三年援疆任务结束前,杨子元去看望了老人,并给老人500元钱。今年3月初,杨子元刚到轮台就买了水果去看望老人并给了老人100元钱。

    杨子元老师业余时间经常义务辅导社区群众的孩子,艾丽菲热·艾尼完便是其中的一个。辅导时间达两年之多。有时她爸爸没时间接送,杨子元便骑自行车把她送回家。为了表示感谢,一到节日,社区群众就会热情地邀请杨子元到他们家里做客。今年6月,经过广大群众推荐、评议和投票,杨子元被评为“轮台县第二届道德模范”荣获“轮台县第二届道德模范”称号。受到轮台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嘉奖。

    作为援疆教师,杨子元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一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经常说要给轮台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杨子元刚来到轮台的第一学期,同事彭继红天天听他的课,有什么不懂之处就向他请教。杨子元便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她。通过杨子元的传帮带和她自己的努力,彭继红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还有一位民族老师想和杨子元学习汉语,杨子元非常高兴,于是杨子元教她汉语,她教杨子元维语,彼此都有了收获。迪丽努尔·艾尔肯江是高二双语班的汉语老师,为了读准每个汉字的四声,在上课之前她都要逐个向杨子元请教。杨子元便非常认真地一一示范读音。于是他们主动“结成对子”,互相提高双语水平。

    杨子元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会一如既往地干好本职工作,为轮台县的教育教学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不辜负轮台各族群众的信任和沧州教师的重托,为河北人民争光。